还是含蓄与留白,最让人回味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想起在美国的九年,我大概看了一生中看过的一半片子。那些电影,几乎都是租了录像带回家看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娱乐少,和邻居也不来往,周末只能租回几个带子,一次看个够。夏季去影院比较多,孩子爱去。
  若干年前,南方周末发表了吴澧的一篇文章,谈一个人的文艺修养,忽然发现,我向来的文艺修养居然不低,高居第五等,比只看文件的第七等人整整高了两等。看电影是一种主动行为,可以挑着看,因此又比看电视的沙发土豆们高了一等。按理说,看电视也可以主动,无非拿着遥控不停地调台,但调台就像刷朋友圈一样,都是人家设计好的东西,因此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我的编辑,胡雯雯老师(这恐怕是她的大名第一次出现在我专栏中),这几天跟我说,要不要聊聊最喜欢的电影啊。看了那么多年电影,还真没想过最喜欢什么类型。在美国时,喜欢看动作片,因为每到周末人觉得很累,看其他类型电影觉得有压力。回国后,在北京和台北之间跑了四年,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港片,就是那个时候熟悉了周星驰的片子,可见还是倾向于轻松的电影。不过呢,如今《大话西游》早已成为经典,那时喜欢上夕阳武士悲催的爱情,也还不算太俗。
  认真想来,我真心喜欢的导演,只有两人,一位是王家卫,另一位是小津安二郎。这两人的年纪差了差不多半个世纪,我却觉得他们才真正代表了东方电影的精神。先说小津的电影,无论是《东京物语》《晚春》,还是《秋刀鱼之味》,总觉得是视觉上的俳句,讲究留白,讲究余味不尽,讲究侘寂之美。但他的人物是世俗的,有普普通通的人情味。
  王家卫的电影每一部我都看过,如果要排名,最喜欢的是《花样年华》,它也是华语电影在西方得到学院评价最高的,2012年英国电影学院召集了全球八百余位影评人,它被选为史上最佳影片第二十四位,实至名归。《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虽然以各色旗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这并不是电影最出色的地方。含蓄的表达,委婉和暗藏的巧合,才是这部电影最出色的。含蓄,又不同于留白,这大概是日本东方之美与中国东方之美不同的地方。
  除了《花样年华》,第二至爱就是《一代宗师》了。本来,王家卫善用警句,邹静之加入编剧后,警句就更多了。 “别跟我说你功夫有多深,师父有多厉害,门派有多深奥,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躺下喽,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你说这话对吗?”这一段话,显出了叶问的霸气。“夫妻之道,在于无声胜有声。”有难分彼此的夫妻之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这是叶问做人的态度。
  章子怡在这部电影中终于找到了自己,过去她所有电影,我总觉得她在演自己,不论是《卧虎藏龙》还是《英雄》,不同的导演,同一个角色。王家卫同样用警句装饰了章子怡的宫二:“六十四手,我已经忘了。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却没有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有多无趣啊。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是经小看着我父亲跟人交手长大的,听得最多的,是骨头碎的声音。我爹常说,我这种人,唱戏能成名角,出家能成高僧,因为我会迷。在我爹身上,我看到的不是招,是意。”“我选择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了。”不论什么人只要自然地说出这些话,这个人的角色就出来了。何况章子怡在这部片子中是用了心的,不论是比武的镜头,还是坐在那里和梁朝伟对话。
  《一代宗师》中最后部分,王家卫用了《美国往事》中那段著名的德博拉主题曲,既向《美国往事》致敬,也向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致敬。也许,这段音乐表达了王家卫为什么要拍《一代宗师》,无非也是对一段往事的记忆。
  宫二和叶问走在夜色中的街上,是向王家卫自己的《花样年华》致敬,那里,苏丽珍和周慕云一同走在夜色中街上的背影,同样动人。
其他文献
也许可以有这么一个世界,不论男女,你爱赚钱养家就赚钱养家,没人叫你女汉子、老处女,你爱貌美如花就貌美如花,没人说你死变态、娘娘腔。  一直以为Netflix是出品《纸牌屋》、《聚焦》、《辛德勒的名单》这类“严肃深刻型”作品的,所以当看到这张男人戴着假咪咪上街的电影海报上,公然写着Netflix大名的时候,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在结束了时而喷饭,时而捂额的观影体验后,我静下心反思一下,发觉自己差
作为一名70后,去年比较尴尬的事,便是几次三番被人提醒你已经迈入“中老年人”的行列。  先是2017年10月31日的《老年日报》在头版头条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老年生活如何过?70后向往自由,60后注重健康》。从标题看,显然是将70后列为老年人,并企图指导他们如何生活。但其正文的内容,却是说“相比70后、80后对自由的向往,即将迈入老年阶段的60后想法更加传统,运动是他们现在每天生活的一种习惯”。
12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项目发布暨第三届粤港澳台微影视周启动仪式在惠州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将于明年正式举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繁荣兴盛。  据悉,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部署,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这一构想得到省政府相关部门和香港
2021年,既是何宏从事年桔种植的第8年,也是刘亚东从事年花生意的第8年。  2月6日,春节将至,年桔种植户何宏一早拉着一车四季桔,从南沙区的东涌镇开到黄埔区的港湾北市场。他在市场外围租了一个“摊位”,但整整一个上午过去,只有一个人搬了一盆年桔回家。  2月20日已是年后,多位年花年桔种植户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去年(2021年春节)生意不好做,亏了不少钱,没卖完的花桔,现在等干了后烧掉处理。”  
@妃糖:女生在一起住久了,大姨妈真的会慢慢同步吗?  小南: 科學界至今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但就近年的研究来看,这也许只是闺蜜或室友们的错觉。  关系密切、尤其住在一起的女性经期会逐渐同步,这是一个坊间流传已久的迷思,连知名geek、《生活大爆炸》中的神经生物学家Amy都要以之衡量Penny与自己的亲密程度。根据1999年美国的一项调查,80%的女性相信这是真的,70%的人说她们很享受这种专属而隐秘
《实验心理学季刊》的一篇新论文说,听歌的时候大嚼口香糖能减少旋律“上脑”的次数。  如果一段旋律在你耳边挥之不去,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它特别经典优美,恰恰相反,越是简单重复的旋律越容易上脑。英文中这种现象叫做earworm,也就是爬进大脑的“耳朵虫”,心理学则称之为“认知瘙痒”,让人忍不住地想挠。  耳虫以通俗歌曲为主,不少都是打榜金曲,能引发大范围流行性耳虫的則可被冠以“神曲”之名。困扰每个人
从菲戈、舍甫琴科、齐达内、贝克汉姆,到卡卡、梅西、C 罗、内马尔、J 罗,球场万人迷从没缺席过。形象好、粉丝多、人气旺、荷尔蒙在线,球星们走下球场,就会受到时尚界的青睐。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足球运动员之于球场,就好比模特之于秀场,球星比赛和模特走秀,就是他们最受人关注的时刻。30年前的时尚先生们  现任威尔士国家队主教练的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20世纪90 年代初,他还不到 20
青团近年来的大流行,在一些江南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这种发端于江南的糕点,以草汁入糯米皮,加上内馅制成,是清明时节的时令食品。  在湖州人朱一宁眼里,青团只是家乡的一种普通小吃,“年轻人未必都喜欢吃,父母辈还挺喜欢的。”  而苏州人林君同则对市面上口味眼花缭乱的“创新口味青团”不太喜欢,“那是改良版的青团,迎合的是市场需要。”  这些年,青团的热度肉眼可见地上涨,林君同觉得,这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李一凡跨下车,站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在这个离深圳市中心55公里,再过去一点就到惠州边界的村子,尽管周围工厂林立,却异常冷清。下午三点,路两边的小店都意兴阑珊地关着门,连个人影都见不到。要是在电影画面中,此时应有一片枯黄的叶子打着卷儿刮过。  但李一凡不是来拍电影的。他想拍的是纪录片,为此專程来找一个人,江湖人称“杀马特教主”。  “杀马特”,说起这个十几年前横空出世,曾风靡一时的群体,人们可能还存留
《黑客的滑铁卢——德国陷落全纪实》  “一场国家级别的网络战争,降临在德国电信这样一家商业公司头顶,堪称史无前例。”  @温尼熊的粉丝:同意改成任何剧,弘扬邪不压正。  @落落清欢:感觉是神仙们在打仗。  @A_Vlnice$:太牛了。可以拍成一部新的以这个背景为主题的“黑客帝国”啊哈哈。  @FF:这是多好的一个剧本啊,有悬疑,有剧情冲突,有人性善恶的释放。  @Sylvia:是思维呀竟然有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