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在高产栽培上的应用实践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效益以及玉米的产量,为了保证相关玉米种植户增产增收,在了解当前玉米种植密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合理种植密度的优势,进而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合理种植密度促使玉米增产,旨在将合理的种植密度运用到高产栽培中,保障相关玉米种植户的经济利益,同时满足我国乃至国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高产栽培;应用实践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1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通过运用有效的科学技术和培训方法,使得玉米的产量大幅度提升。在增产过程中,其影响因素会涉及方方面面,但是目前最有效的种植方式是合理安排玉米种植密度。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根据其生长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可有效地增加玉米的产量,保障农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分析了當前国内外玉米品种和玉米种植密度,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提高我国玉米的产量。
  1   国内外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因此,在玉米生产以及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美国产量已经达到4 500株/667 m2,且能实现玉米产量1 000 kg/667 m2以上。通过有效的布置,玉米种植密度能使美国玉米大面积增产。
  但是在我国,很多玉米种植密度偏低,没有达到合理的种植密度,使得我国玉米产量偏低,难以满足我国乃至国际市场的需求。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于农作物的需求量相较于其他国家偏高,因此,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成为了相关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相关人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探讨最合理的玉米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1]。
  2   合理种植密度的产量优势
  通过合理种植玉米,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其合理种植密度的产量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2.1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合理的玉米种植密度能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在合理种植玉米以后,玉米的呼吸效率显著提高,增加了玉米的净生长量,并且在生长过程中,玉米的营养和水分也会受到光合作用的影响。如果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有效地增加玉米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能使光合作用发生巨大差异,所以相关人员应根据玉米品种不同,合理控制好种植密度,从而有效地提升玉米的产量。
  2.2   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通过合理种植密度能有效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其种植密度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产发育,并且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种植密度提高,使得其群体的叶面积系数增大,有效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考虑到最适合种植品种的玉米种植密度,才能有效满足其生长需求[2]。
  3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应遵循的原则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有效保障玉米的产量,保护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满足我国玉米市场的需求。然而在选择合理种植密度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玉米的品种、土壤的肥沃程度、当地的水热资源、日照时长以及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使种植密度发挥最大的效用。
  3.1   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区分清楚玉米品种,对于一些生长周期较长、植株较大以及根系不发达的品种,它们的耐密性较差,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不能密植;而对于一些生长周期较短、植株较矮的品种,可以密植。根据不同的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帮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其需要的营养与水分,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
  3.2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
  在玉米种植密度选择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进行选择。在一些肥沃的土地上,相关人员可以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能使玉米获得其需要的营养与水分;对于一些土壤不够肥沃的土地,其种植密度不宜过高。根据不同的土壤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使玉米充分吸收当地的肥力,控制其施肥的成本,帮助相关种植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3   水热资源充足的宜密
  在选择玉米种植密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的水热资源。水分和温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高的地方种植密度可以高些,但对低温地区,不宜种植过密,否则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受水分因素影响,水分充足,种植密度可以高些,但水分稀缺,种植密度不宜过高。所以在自然条件影响下,相关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水热资源,根据温度和水分了解当地的玉米生长需求,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
  3.4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密
  相关的种植户需要根据当地的日照时间以及昼夜温差选择合理的玉米种植密度。对一些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当地的光合作用时间较长,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宜选择较大的玉米种植密度,例如在一些沿海地区或高原地区。但对一些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较小的内陆地区,玉米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因为其光合作用时间较短。所以根据不同的日照时长以及昼夜温差,可以选择适宜的玉米种植密度[3]。
  3.5   精细管理的宜密
  相关人员要根据管理的程度来选择玉米的种植密度。在很多地方,由于选择粗放管理,所以管理程度不够,导致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缺乏相关人员管理,因此对于粗放管理的玉米种植地,要选择较为稀疏的种植密度;而在精细管理的田地,可以选择较密的玉米种植密度,使得玉米的产量有所保证。   4   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在高产栽培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在选择合理种植密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相应的原则,才能保证种植密度选择的合理性,同时在高产栽培过程中,由于玉米本身的特质,加上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实现高产的目的,因此在高产栽培中被广泛应用。
  4.1   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增产潜力大
  由于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所以它的增产潜力较大。如果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有效地发挥出玉米的增产潜力。从调查中了解到,玉米的光合效率要比一些C3作物(小麦、水稻)产量高。通过生物学分析可以了解到,农作物的产量主要受光合效率、光合时间以及叶面积系数等因素影响,如果玉米植株数量越多,叶面积系数越高,就能有效增加玉米的产量。玉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高光效C4作物,其具有耐旱节水、抵御灾害能力强等优势,所以在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为了有效地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相关人员必须要在高产栽培中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能使其光合效能和光合时间显著增强,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增加其产量[4]。
  4.2   根据耐密抗倒特征特性进行合理密植
  我国的玉米品种繁多,而其中耐密植品种是紧凑型玉米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相关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耐密植品种,这些耐密植品种的株型紧凑,并且根系发达、雄穗小,能够承受较高的种植密度,抗倒性较强,可提高玉米的产量。在生产过程中,它们的果穗较全,鲜少出现空秆,大小均匀一致,果粒飽满,并且在生长过程中抗倒伏能力较强,能适应当地的种植条件,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我国的玉米种植过程中。
  通过运用我国目前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上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有效促进耐密植品种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很多玉米品种种植密度达到5 000~6 000株/667 m2,所以这样的种植密度不易使得玉米发生倒伏,且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并适宜机械收获,有效保障我国玉米的产量,增加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收入[5]。
  5   小结
  玉米的合理种植密度能广泛应用在高产栽培之中。目前虽然我国的玉米种植情况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我国相关种植户以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使得我国的玉米种植密度越来越合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气候条件不一,所以在选择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玉米品种的优势,同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等,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从而使种植密度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要考虑到选择合理种植密度的目的,能根据玉米品种、日照条件、土壤肥沃程度、水热资源等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玉米的良好生产。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将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应用在高产栽培之中,为我国的玉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李德全.高产优质耐密易机收玉米新品种铁研388合理种植密度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23-124.
  [ 2 ] 阎昊,郭建文,马涌,等.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4):48-49.
  [ 3 ] 王洪记.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在高产栽培上的应用浅析[J].商情,2020(18):207,287.
  [ 4 ] 崔丽青.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20):48-49.
  [ 5 ] 姜洪旭.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新农业,2021(10):5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十分重大,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水平,促使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推广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创新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33-02
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人们开始对农业种植越来越重视,并且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现代化技术。主要探究了现代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业种植;现代化技术;应用  文章編号: 1005-2690(2021)11
摘 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生态环境却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甚至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越来越多的高山药材濒临灭绝。近几年,人们意识到了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前提,更应保护好高山药材,用高效农业果树与林下种植中药材来弥补濒临灭绝的珍贵药材的缺失。期望这种高效率、多样化的种植规划能实现经济与环
摘 要: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是现阶段我国对待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采取的主要策略。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新型合作农场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助推农村脱贫致富,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以新型合作农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新型合作农场助推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型合作农场;农村脱贫
摘 要:工艺葫芦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爬藤生长。聊城东昌府区作为“葫芦之乡”,年综合效益已经超过10亿元,近年来工艺葫芦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完整,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与雕刻技艺远销海内外。炭疽病是影响葫芦品质及产量的一大常发病害。针对工艺葫芦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参考。  关键词:工艺葫芦;炭疽病;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84-02 中
摘 要: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植物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因为其不仅可以美化居住环境,而且可以让观赏者的心情更加舒畅。萱草的花朵特别艳丽,观赏价值极高。简析了观赏萱草的栽培技术,同时阐述了观赏萱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观赏萱草;栽培技术;园林绿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6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82.19 文献标志码: B  1 形态特征  萱草也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沙化问题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林业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人为的栽植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覆盖率,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防沙治沙;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可持
摘 要:芍药鲜切花有着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很多低海拔地区都扩大了芍药鲜切花的种植面积,所以研究芍药鲜切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提高芍药鲜切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产量,使花农及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芍药;鲜切花;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6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82.12 文献标志码: B  芍药在
摘 要:武威市凉州区坚持打造沿山特色产业带,突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思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达利”这个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突破生产瓶颈,解决生产制约因素,规范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优势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1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志码: A  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摘 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其产量和品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针对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稻米品质;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A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