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在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要想克服征途中的困难并扫除障碍,尤其需要有一种科学的并能成功实践的学习方式作为支撑,才能化解民众的忧虑和消除一线教师的迷茫。但是,由于区域情况的不同,自主学习模式是不能机械移植的,它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必须立足区域实际,去探索一种适合于当地的新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必须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只有用成功的实践才能让大家接受并推广。这个探索过程是艰难和漫长的,学校教学改革应把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作为实践和探索的重点。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作以下的探讨:
一、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探讨
(一)了解自主学习的有关含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学生自身学习潜能,形成较强学习能力的过程。大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形式,它帮助许多学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优秀者成功的宝贵经验。很多学生由于实现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化。
(二)认识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
1.学生自主学习是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发展,人的学习方式正由“一次求学”向“终身学习”转型,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新主题。自主学习将是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则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懂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关策略。
1.努力提高学习动力,极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要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增强目标动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动力;调节学生的生理状态,增加生理动力。
2.科学指导学习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上好学习方法指导课,注重一般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和系统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大力强化家校合作,共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师应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家长形成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要给予家长辅导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辅导方法;还应引导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构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雏形
自主学习模式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它强调知识的体验和方法的应用,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把学生设置到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学习的努力配合来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从自主学习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问题渐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渐进式的教学基础是知识建构理论。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渐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此模式我们学校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尝试。
(二)启发讨论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理科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进程。这种模式我们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在尝试。
(三)先学后教式。其教学模式是:“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当堂训练——有层次的作业”。先学后教式,实现了教学的中心由老师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老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目前,这种模式我们学校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正在尝试。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第一,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第二,它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第三,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在于探索过程的情感体验、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能力。
三、建立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系统
为了使自主学习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下去,必须要建立一个保障其正常运行的组织系统:
(一)学校从校长到任课教师,都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自觉投入到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行动中。校长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和平台,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支持;教务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科组教师按计划大胆进行实践探索。
(二)采取点线面的运行战略来实验自主学习模式。第一阶段应从点上开始,选准切入口,找好老师和班级,争取打响第一炮。首战至关重要,其成败将关系到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必须经过周密部署、充分准备和深入研究才能进行试验。等获得成功经验后,再推行到科组这条线上。这是第二阶段,也是艰难的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性。所以在这个大转折期,必须集全校之力和智慧应对,确保此举成功。如果转折阶段过渡顺利,那么第三阶段在全校的面上开花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了。可见,学校实验自主学习模式务必遵循循序渐进的运行原则,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而败。
(三)争取得到上级部门领导和家长的支持,并寻求师范院校的智力支撑和业界专家的指导。在农村学校全面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缺少以上哪方面的力量支持,都将难以取得成功。
四、建立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实施的诊断系统
在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反馈和诊断系统,以确保及时掌握问题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诊断,从而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五、建设好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探索的工作宣传组
工作宣传组要全程全方位地跟踪学校进行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做好录影和宣传,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总结反思,汇成经验成果。
自主学习模式已在全国的部分地区得到成功实践,也获得了众多业界人士和专家的认可。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徐远飞,男,现年38岁,现任小学副校长职务,2009年荣获“特级教师”称号。在努力管理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刻苦研究教学,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篇论文获市、省级一等奖奖。邮编:542801;电话:18376409881;邮箱:hjxyf7669@163.com)
一、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探讨
(一)了解自主学习的有关含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挖掘学生自身学习潜能,形成较强学习能力的过程。大量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形式,它帮助许多学生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优秀者成功的宝贵经验。很多学生由于实现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实现了由弱变强的转化。
(二)认识学生自主学习的现实意义。
1.学生自主学习是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发展,人的学习方式正由“一次求学”向“终身学习”转型,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新主题。自主学习将是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则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再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家汪广仁说:“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走出学校后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个体的终生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懂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关策略。
1.努力提高学习动力,极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要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增强目标动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动力;调节学生的生理状态,增加生理动力。
2.科学指导学习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上好学习方法指导课,注重一般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和系统训练,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大力强化家校合作,共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师应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帮助家长形成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要给予家长辅导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辅导方法;还应引导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构建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雏形
自主学习模式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它强调知识的体验和方法的应用,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把学生设置到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学习的努力配合来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从自主学习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问题渐进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渐进式的教学基础是知识建构理论。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渐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此模式我们学校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尝试。
(二)启发讨论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导讨论——归纳总结。这种方式较适合理科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进程。这种模式我们学校六年级数学教师在尝试。
(三)先学后教式。其教学模式是:“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当堂训练——有层次的作业”。先学后教式,实现了教学的中心由老师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由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自我建构,教学过程由老师单向传授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和多向交流。目前,这种模式我们学校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正在尝试。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第一,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第二,它是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检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第三,学习的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在于探索过程的情感体验、价值观、活动方式以及培养能力。
三、建立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系统
为了使自主学习模式得以顺利实施下去,必须要建立一个保障其正常运行的组织系统:
(一)学校从校长到任课教师,都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自觉投入到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行动中。校长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和平台,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支持;教务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科组教师按计划大胆进行实践探索。
(二)采取点线面的运行战略来实验自主学习模式。第一阶段应从点上开始,选准切入口,找好老师和班级,争取打响第一炮。首战至关重要,其成败将关系到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必须经过周密部署、充分准备和深入研究才能进行试验。等获得成功经验后,再推行到科组这条线上。这是第二阶段,也是艰难的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差异性。所以在这个大转折期,必须集全校之力和智慧应对,确保此举成功。如果转折阶段过渡顺利,那么第三阶段在全校的面上开花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了。可见,学校实验自主学习模式务必遵循循序渐进的运行原则,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而败。
(三)争取得到上级部门领导和家长的支持,并寻求师范院校的智力支撑和业界专家的指导。在农村学校全面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缺少以上哪方面的力量支持,都将难以取得成功。
四、建立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实施的诊断系统
在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反馈和诊断系统,以确保及时掌握问题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诊断,从而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五、建设好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探索的工作宣传组
工作宣传组要全程全方位地跟踪学校进行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做好录影和宣传,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总结反思,汇成经验成果。
自主学习模式已在全国的部分地区得到成功实践,也获得了众多业界人士和专家的认可。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徐远飞,男,现年38岁,现任小学副校长职务,2009年荣获“特级教师”称号。在努力管理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刻苦研究教学,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篇论文获市、省级一等奖奖。邮编:542801;电话:18376409881;邮箱:hjxyf76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