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式文言文教学浅论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文言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体现,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特色。其次,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在词汇、語法等方面表现出更复杂、更晦涩的特征。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是一道难以攻克的关卡。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兴趣引领,让学生充分体会、全面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增强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底蕴。
  总的来说,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类是山水游记,描写自然风景,抒发热爱自然、休闲自得的心情,如苏轼的《游赤壁赋》;第二类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客观评价的议论性文章,具有代表性的是贾谊的《过秦论》;第三类是抒发作者个人情感的散文式文言文;第四类是以历史人物、英雄事迹等为主题的人物传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一类是记述历史事件的记叙式文言文,如《鸿门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题材和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也要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一、活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现如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各种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互动和调动课堂气氛,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用简明清晰的幻灯片展示教学内容,弥补了板书耗时长、内容杂、难概括等缺点,方便学生对知识重难点进行具体直观的把握。除了运用幻灯片外,教师还可以活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其他功能。以必修三《鸿门宴》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在正式接触课文内容之前对其历史背景、故事人物及事件过程有初步了解,教师可以事先在网上搜一段视频,可以是纪录片形式的讲解视频,亦或是电视剧中的鸿门宴片段,将其作为切入课堂主题的“引子”。在课堂上播放与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视频,有利于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但视频结束后,为了考查学生是否集中精神观看,教师应当设置几个问题,由学生来回答。1.鸿门宴中所讲的故事主要涉及哪些人物?2.通过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以及课外积累,回答鸿门宴的历史背景。3.鸿门宴讲了一件什么事情?4.鸿门宴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它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教记叙式文言文时,用视频引入课堂,用问题导入内容,将视听情境结合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走进教学内容,顺利推进教学的展开。
  二、师生共鉴赏,理清线索
  学习记叙式文言文时最大的难点在于把握文章的记叙结构、记叙手法和记叙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必须克服的一个难题是理解词汇和掌握语义,在克服了文字障碍后,自然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度的分析。为了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实词、虚词、语法等重难点知识。为了避免课堂变得枯燥,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朗读、小组讨论问题等方法营造生动、活跃、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小组讨论法为例,当教师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了问题后,应组织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自由交流想法,并将每名学生的发言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共同的答案。小组讨论结束后,
  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学生可以针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构建了沟通的桥梁,教与学很好地连接在一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在思想的交汇中碰撞出火花,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其次,教师与学生一同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既掌握了基础的文言知识,又理清了文章的记叙线索和记叙结构,了解文章所采用的记叙手法。
  三、多元化活动,巩固知识
  记叙式文言文最大的特征在于用纪实性的手法还原历史事件和塑造历史人物,为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历史,领会人物形象特点,教师需要围绕文本设计扩展活动。如在班级内举办征文活动,围绕文章人物或主题写作文;举办班级辩论活动,以文中某一具体问题为辩论主题展开辩论;或者是举办课本剧改编,由学生担任编剧、导演,并分角色扮演。
  以《鸿门宴》一课的课本剧改编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鸿门宴事件的起点、发展、高潮和结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本剧改编活动。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将文本改编成小短剧,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排练。教师安排一至两节课的时间作为表演展示课,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打分,评比出表现最优秀的一个小组。举办多元化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增强对文言文的热爱。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虽然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部分,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找准方法,创造多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为文言文教学铺垫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以上方面努力,进而更好地推动高中语文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225500)
其他文献
根据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学生除识字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的语言表达教学是很重要的,涉及到孩子的语文成绩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关于古代代表性诗歌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的注释,存在片面单一的弊端,具体呈现为“社会环境恶劣,作家才志难抒”。受课本注释和“知人论世”传统文论所囿,学生对陌生作品意旨的理解,往往陷入思维定势。古代诗歌教学应重点品味语言,分析文本,从而体会作家丰富活泼的心灵,还原作品包容开朗的意趣。  一、教材对唐宋知名作家作品的注释情况  1.杜甫七首诗歌注释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
对汉寿县兽药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基层兽药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律,并借此对广大一线工作者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