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马铃薯根际补灌栽培最佳补灌时期及适宜补灌量研究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田间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相同补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补灌,以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供水效率和产量最大;在块茎形成期以不同补水量实施补灌,在同时满足供水效率最高和产量最大的前提下,以3-4 kg/株的补灌量较适宜。旱地马铃薯在最佳补灌时期实施适量补灌,能够实现节水、增产和高效用水的目的。
其他文献
国外多年的保护性耕作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通过对中美两国保护性耕作管理现状及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指出我国保
由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0中国数字电视与网络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
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对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估作出理想的评价结果,在阐述基于离差平方和的综合赋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原理的基础上,将这两种综合集成
本文根据不同国家对产品概念的定义及司法实践中对产品概念的解释出发,对这一概念作了比较,并结合我国立法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括论述.
通过定位观测并引入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以刺槐林根系分布作为土壤水分生态位权重,对黄土高原刺槐林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坡向和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南向北,土壤水分生态位递减,淳化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为97.5%,可满足刺槐生长,米脂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为53.2%,林木生长较大受水分的限制;在不同坡向间刺槐林土壤水分生态位表现为阴坡最高,阳坡最低,在生长季节,刺槐的生长受土壤水
以4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小偃6号、NR9405、RB6和陕229)种子为材料,研究组培条件下盐胁迫对小麦种子活力、幼苗生物量、保护酶活性、亲合性渗调物质以及Na+、K+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