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早期汉学家托马斯·珀西的汉语研究

来源 :国际汉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上半叶英国本土开始萌生汉学研究,产生了为数不多的几位早期汉学家。作为《好逑传》英译本的编译者,托马斯·珀西(Thomas Percy,1729—1811)值得引起重视。他的作品《中国诗文杂著》(Miscellaneous Pieces Relating to the Chinese,1762)是当时英国本土首个汇编了德、法、英不同国家作者关于中国认识的合集,对于了解18世纪英国汉学发轫期具有重要的价值。珀西撰写了该文集第一篇论文《论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从语音、词汇、文字、共同语与方言、口语与书面语几个方面对汉语进行阐述,既有客观分析,也有文化误读,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思考和分析。早期汉学家可贵的认知经验为英国汉学从萌芽期进入发展期、对汉语进行更深入和科学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译自「明代のトゥルファーンについて」(「待兼山論叢」史学篇,第8号,1972年,第13—37页)。原作者:堀直,日本甲南大学文学部历史文化学科退休教授。译者的翻译及发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