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规矩既是要求每个人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则,也是一种常规纪律,它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于班集体的管理更是应该有规矩的。
每个学校通常在开学初期都大力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如课堂纪律,卫生,语言等细节性的习惯。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它。诸如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学生们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
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体现在纪律方面。记得初当班主任的我,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我班的智力水平很不错,并且好动,有想象力,我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各自特长,不阻碍学生思维,大胆的制定了我的班级管理计划,尽量对他们的行为不约定俗成,充分自主,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更不会对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加以限制,相反还人为的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条件,原以为自己的这套打法应该是不错的,可事与愿违,几个月下来学生们在能力,成绩等方面发展很好,很活跃,但不可避免的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都不尽人意,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的发展。后来,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的错误和不切实际,尽管大胆、开放但缺乏科学性。它否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势必会使学生们自由散漫而无心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纪律性不强也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发展。意识到问题好,我很快改变了管理方法,狠抓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变得有纪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意识到常规训练对于初入学的学生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切莫想当然地把“規矩”当作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束缚而不予理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把自己管理的班级培养成为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班主任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心愿呢?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之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讲究“方圆”艺术。
所谓“方圆”艺术的“方”,是班主任工作的准绳、原则;“圆”,是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过于求“方”,则会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古理,过于求“圆”,则会丧失教育学生的原则。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应该是“方”中求“圆”,“圆”中求“方”,“方圆”结合,相得益彰。
如何做到“方圆”统一?具体说来,应在以下四个阶段上灵活运用。
开局艺术 —— 先“圆”后“方”。
开局,即新任班主任上任伊始。此时,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不熟悉,学生对班主任也不了解,多数学生对班主任持观望态度,班干部在工作上或多或少地潜伏着畏难情绪。所以,在开局阶段班主任要克服急于求成,锐气过盛的心理,在工作中不能先“三把火”,而是要从长打算。工作方法要尽量“圆”一些。如,不随意用强制手段命令学生做什么,不随便指责班干部工作中的失误,不当着多数学生的面批评个别学生或犯了错误的学生。应及时抽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到学生之中,努力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进一步了解班级实情,观察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掌握全体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征。
定局艺术 —— 外“圆”内“方”。
定局,即班主任在了解大局之后,组织实施自己决策的阶段。此时,班主任在外部表现上仍要延续上一阶段的工作特点,不锋芒毕露地指责学生,不咄咄逼人地撤换班干部,不夸大班上存在的问题,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民主的工作方法,集中班级的优势,启发激励学生,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工作计划和班级规章制度,并积极引导学生去严格执行;组建各种班级活动小组,不断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潜移默化地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工作方式和教育影响,自觉自愿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创建奋发向上、文明健康的班集体。
稳局艺术 —— 上“圆”下“方”。
经过开局、定局之后,班级状况势必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是班级工作出成效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这一关键时期一定要处理好学校及学校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布置的阶段性任务等与本班的规章制度及本班的利益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了解透各部门意图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际与特点,积极开导学生,创造性地去执行,走出新路,形成特色,使班级工作既不偏离轨道,又不脱离本班实际。这就叫做上“圆”,所谓下“方”,即在稳定的基础上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原则,扶正驱邪,积极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充分发挥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调动每个学生发奋努力,更上一层楼。
结局艺术 —— 小“圆”大“方”。
结局,即学年度将要结束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每个学生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的好坏已明显地表露出来,一些不良倾向与矛盾冲突也容易在这时激化,搞不好就会前功尽弃。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及时反思总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对待关系班级整体的原则问题和重大问题,要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充分显示“方”的艺术。如,支持正确观点,反对错误倾向,大力表扬各类好人好事,评优树模,扶正压邪,鼓舞先进,鞭策后进等。对无伤大局的细节或局部范围的小事,要充分显示“圆”的艺术。如,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冰释前嫌,把全班学生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班主任只要坚持理论学习,吸取先进理念,大胆在实践中尝试,不断探索、反思、创新,班主任工作就一定能绽开出绚丽的花朵,学校德育教育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德育与班主任》 上海教育出版社
2、《小学德育》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
3、《班主任之友》 湖北教育学院《班主任之友》杂志社
每个学校通常在开学初期都大力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如课堂纪律,卫生,语言等细节性的习惯。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它。诸如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学生们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
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体现在纪律方面。记得初当班主任的我,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我班的智力水平很不错,并且好动,有想象力,我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各自特长,不阻碍学生思维,大胆的制定了我的班级管理计划,尽量对他们的行为不约定俗成,充分自主,独立完成许多事情,更不会对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加以限制,相反还人为的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条件,原以为自己的这套打法应该是不错的,可事与愿违,几个月下来学生们在能力,成绩等方面发展很好,很活跃,但不可避免的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都不尽人意,导致班级工作无法顺利的发展。后来,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的错误和不切实际,尽管大胆、开放但缺乏科学性。它否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违背了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势必会使学生们自由散漫而无心学习。另一方面,组织纪律性不强也使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发展。意识到问题好,我很快改变了管理方法,狠抓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变得有纪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意识到常规训练对于初入学的学生的重要性,它是搞好班级管理的中心环节,切莫想当然地把“規矩”当作是阻碍个性发展的束缚而不予理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把自己管理的班级培养成为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班主任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心愿呢?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之经验,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讲究“方圆”艺术。
所谓“方圆”艺术的“方”,是班主任工作的准绳、原则;“圆”,是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过于求“方”,则会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古理,过于求“圆”,则会丧失教育学生的原则。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应该是“方”中求“圆”,“圆”中求“方”,“方圆”结合,相得益彰。
如何做到“方圆”统一?具体说来,应在以下四个阶段上灵活运用。
开局艺术 —— 先“圆”后“方”。
开局,即新任班主任上任伊始。此时,班主任对班级情况不熟悉,学生对班主任也不了解,多数学生对班主任持观望态度,班干部在工作上或多或少地潜伏着畏难情绪。所以,在开局阶段班主任要克服急于求成,锐气过盛的心理,在工作中不能先“三把火”,而是要从长打算。工作方法要尽量“圆”一些。如,不随意用强制手段命令学生做什么,不随便指责班干部工作中的失误,不当着多数学生的面批评个别学生或犯了错误的学生。应及时抽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到学生之中,努力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进一步了解班级实情,观察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骨干和积极分子,掌握全体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征。
定局艺术 —— 外“圆”内“方”。
定局,即班主任在了解大局之后,组织实施自己决策的阶段。此时,班主任在外部表现上仍要延续上一阶段的工作特点,不锋芒毕露地指责学生,不咄咄逼人地撤换班干部,不夸大班上存在的问题,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民主的工作方法,集中班级的优势,启发激励学生,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工作计划和班级规章制度,并积极引导学生去严格执行;组建各种班级活动小组,不断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潜移默化地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工作方式和教育影响,自觉自愿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创建奋发向上、文明健康的班集体。
稳局艺术 —— 上“圆”下“方”。
经过开局、定局之后,班级状况势必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是班级工作出成效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这一关键时期一定要处理好学校及学校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布置的阶段性任务等与本班的规章制度及本班的利益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了解透各部门意图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际与特点,积极开导学生,创造性地去执行,走出新路,形成特色,使班级工作既不偏离轨道,又不脱离本班实际。这就叫做上“圆”,所谓下“方”,即在稳定的基础上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原则,扶正驱邪,积极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充分发挥骨干和积极分子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调动每个学生发奋努力,更上一层楼。
结局艺术 —— 小“圆”大“方”。
结局,即学年度将要结束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每个学生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的好坏已明显地表露出来,一些不良倾向与矛盾冲突也容易在这时激化,搞不好就会前功尽弃。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及时反思总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对待关系班级整体的原则问题和重大问题,要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充分显示“方”的艺术。如,支持正确观点,反对错误倾向,大力表扬各类好人好事,评优树模,扶正压邪,鼓舞先进,鞭策后进等。对无伤大局的细节或局部范围的小事,要充分显示“圆”的艺术。如,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冰释前嫌,把全班学生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班主任只要坚持理论学习,吸取先进理念,大胆在实践中尝试,不断探索、反思、创新,班主任工作就一定能绽开出绚丽的花朵,学校德育教育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德育与班主任》 上海教育出版社
2、《小学德育》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
3、《班主任之友》 湖北教育学院《班主任之友》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