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运行“稳中有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非织造布的产量236.4万吨,同比增长23.31%;其中帘子布产量75.1万吨,同比增长10.16%。浙江、山东和江苏是我国非织造布产量前3的省份,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超过一半,其增速分别为16.26%、24.58%和39.84%。非织造布是产业用纺织品重要的原材料,其产量的大幅增加,将带动终端制品行业的快速增长。
从经济效益来看,2012年1~11月行业内1598家规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897.2亿元,同比增长15.14%;实现利润95.8亿元,同比增长16.22%,行业利润率5.04%。行业的资产负债率52.44%,应收帐款、产成品存货的增速分别为9.84%和6.02%,在纺织全行业中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运行比较稳健。
分产品看,非织造布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很平稳,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线、绳、缆带产品的盈利能力最强,利润率达到5.73%;而篷帆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长缓慢,但是利润率依然保持了增长。
受各方因素的影响,目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遇到了需求放缓的情况,企业间竞争激烈,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部分企业面临发展危机。未来企业应该转变增长方式,依靠技术、研发、品牌和管理等综合优势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投资趋向谨慎
2012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投资情况比较清淡。从数据来看,行业2012年全年投资348.8亿元,其中非织造布投资146.6亿元,仅同比增长0.59%,新开工项目数下降了37%;绳缆带和帘子布产品的投资额、在建项目数、新开工项目数则全面下降。
投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前几年投资增速较快,积累了大量的新增产能,这些产能陆续投产,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产能。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对于一些单纯扩张产能的项目,行业内的投资趋谨慎。尽管新增投资放缓,但是随着已有产能的充分释放,依然能够保证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
出口微降 主要产品涨跌互现
根据国家海关数据,1~11月产业用纺织品共出口162.4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了0.05%。塑料涂层织物、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篷帆类制品、包装袋、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玻纤制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业用纺织品,合计金额127.6亿美元,占总额的78.6%。
篷帆类制品的出口数量下降近30%,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出口国的出口数量均下降30%左右。虽然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出口额只下降了8.83%。塑料涂层织物的情况则不同,出口数量保持小幅上升,但由于出口价格下跌,导致出口额降低了7.04%。塑料涂层织物和篷帆类制品出口额的下降,使得全行业的出口额出现负增长。医疗卫生纺织品、非织造布和玻纤制品的出口继续保持了量价齐增的状态。
从出口目的地看,美国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最大的出口国,1~11月对美出口25.2亿美元,增长了1.8%,但是对日本、印度、韩国、越南等国的出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出口额前10 的国家和地区共出口79.3亿美元,占总额的49%。
亚洲、欧盟和北美洲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最主要的出口地区,除了对北美出口保持了1.16%的低速增长外,对亚洲和欧盟的出口均5%左右的下降,其中对东盟的出口小幅下降0.51%。对非洲、欧洲其他地区的出口额不大,只占全部出口额的12.1%,但是增速均超过了10%;对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增速也超过了6%,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和上海是我国主要的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地,1~11月共出口132.2亿美元,占总额的82%。江苏和福建的出口额分别增长3.11%,其余地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山东的降幅接近8%。

2012年我国进口产业用纺织品33.7亿美元,增长0.83%。塑料涂层织物、非织造布、产业用玻纤制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和造纸用纺织品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产品,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和德国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进口地区,占总额的70%。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与出口产品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价格差。
2013继续保持“双数增长”
2013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入,这些将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全球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以5%~10%的速度增长,我国的医卫用纺织品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人民对生活环境的重视和国家环保投入的加大,过滤用纺织品的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对公路、铁路和水利等基础实施投资逐步恢复,土工用纺织品市场也将迎来恢复性增长;随着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将得到拓展,对结构增强用纺织品的需求也会大幅增长。军警、冶金、消防等特殊人群对于个体防护装备具有硬性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人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这些都将会带动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增长。
世界主要经济体缓慢复苏,给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非织造布和医卫用纺织品的出口将会继续保持中速增长的状态,行业总出口将可能会延续2012年的微增长状态,不排除出现小幅下降的可能。但是行业主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所以出口增速放缓对行业的整体影响不会太大。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具有产业链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且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产品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开发国外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市场具有比较大的潜力。国家也将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继续给予支持。由于支持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没有改变,产业用纺织品将会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将保持平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非织造布的产量236.4万吨,同比增长23.31%;其中帘子布产量75.1万吨,同比增长10.16%。浙江、山东和江苏是我国非织造布产量前3的省份,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超过一半,其增速分别为16.26%、24.58%和39.84%。非织造布是产业用纺织品重要的原材料,其产量的大幅增加,将带动终端制品行业的快速增长。
从经济效益来看,2012年1~11月行业内1598家规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897.2亿元,同比增长15.14%;实现利润95.8亿元,同比增长16.22%,行业利润率5.04%。行业的资产负债率52.44%,应收帐款、产成品存货的增速分别为9.84%和6.02%,在纺织全行业中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运行比较稳健。
分产品看,非织造布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很平稳,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线、绳、缆带产品的盈利能力最强,利润率达到5.73%;而篷帆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长缓慢,但是利润率依然保持了增长。
受各方因素的影响,目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遇到了需求放缓的情况,企业间竞争激烈,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部分企业面临发展危机。未来企业应该转变增长方式,依靠技术、研发、品牌和管理等综合优势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投资趋向谨慎
2012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投资情况比较清淡。从数据来看,行业2012年全年投资348.8亿元,其中非织造布投资146.6亿元,仅同比增长0.59%,新开工项目数下降了37%;绳缆带和帘子布产品的投资额、在建项目数、新开工项目数则全面下降。
投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前几年投资增速较快,积累了大量的新增产能,这些产能陆续投产,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产能。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对于一些单纯扩张产能的项目,行业内的投资趋谨慎。尽管新增投资放缓,但是随着已有产能的充分释放,依然能够保证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
出口微降 主要产品涨跌互现
根据国家海关数据,1~11月产业用纺织品共出口162.4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了0.05%。塑料涂层织物、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篷帆类制品、包装袋、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玻纤制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业用纺织品,合计金额127.6亿美元,占总额的78.6%。
篷帆类制品的出口数量下降近30%,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出口国的出口数量均下降30%左右。虽然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出口额只下降了8.83%。塑料涂层织物的情况则不同,出口数量保持小幅上升,但由于出口价格下跌,导致出口额降低了7.04%。塑料涂层织物和篷帆类制品出口额的下降,使得全行业的出口额出现负增长。医疗卫生纺织品、非织造布和玻纤制品的出口继续保持了量价齐增的状态。
从出口目的地看,美国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最大的出口国,1~11月对美出口25.2亿美元,增长了1.8%,但是对日本、印度、韩国、越南等国的出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出口额前10 的国家和地区共出口79.3亿美元,占总额的49%。
亚洲、欧盟和北美洲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最主要的出口地区,除了对北美出口保持了1.16%的低速增长外,对亚洲和欧盟的出口均5%左右的下降,其中对东盟的出口小幅下降0.51%。对非洲、欧洲其他地区的出口额不大,只占全部出口额的12.1%,但是增速均超过了10%;对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增速也超过了6%,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和上海是我国主要的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地,1~11月共出口132.2亿美元,占总额的82%。江苏和福建的出口额分别增长3.11%,其余地区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山东的降幅接近8%。

2012年我国进口产业用纺织品33.7亿美元,增长0.83%。塑料涂层织物、非织造布、产业用玻纤制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和造纸用纺织品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产品,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和德国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主要进口地区,占总额的70%。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与出口产品之间存在比较大的价格差。
2013继续保持“双数增长”
2013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入,这些将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全球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以5%~10%的速度增长,我国的医卫用纺织品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人民对生活环境的重视和国家环保投入的加大,过滤用纺织品的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对公路、铁路和水利等基础实施投资逐步恢复,土工用纺织品市场也将迎来恢复性增长;随着复合材料成本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将得到拓展,对结构增强用纺织品的需求也会大幅增长。军警、冶金、消防等特殊人群对于个体防护装备具有硬性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人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这些都将会带动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增长。
世界主要经济体缓慢复苏,给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非织造布和医卫用纺织品的出口将会继续保持中速增长的状态,行业总出口将可能会延续2012年的微增长状态,不排除出现小幅下降的可能。但是行业主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所以出口增速放缓对行业的整体影响不会太大。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具有产业链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且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产品能满足大部分应用,开发国外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市场具有比较大的潜力。国家也将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继续给予支持。由于支持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没有改变,产业用纺织品将会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主要经济指标将继续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将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