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后“马”:贺岁币大团圆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领头,马收尾。”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12月24日发行了1亿枚“农历甲午马年贺岁流通纪念币”。这枚“贺岁马”纪念币是第一套贺岁系列纪念币的关门之作,其发行量创出了纪念币发行的新纪录,同时实现了12生肖贺岁币的大团圆。殿后“马”被广泛关注,引发贺岁纪念币收藏热潮。
  自2003年癸末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首发贺岁纪念币,以后每年限量发行一款。贺岁纪念币与普通人民币等值流通,面值都是一元,材质和正面图案也是一致的,为直径25毫米,厚1.9毫米,重量为6.75克的黄铜合金圆形币。贺岁纪念币正面铸印“中国人民银行”、“1元”、“YI YUAN”拼音和公元年号。贺岁纪念币边饰相同,为三组“RMB”与“-·-”形式图文替铸印。
  贺岁纪念币的特色在它的背面,刻画的是不同版本的“童子闹春图”,童趣和生肖融为一体,表现“天人合一欢乐祥和度新春”主题,渲染出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风情和特色民族文化。例如,被称为贺岁币“领头羊”的首发癸末羊年贺岁纪念币,图案是在烟花怒放背景下,一位手持“如意山羊”迎春灯笼,带绒帽,穿棉衣,着篆文“羊”字型花背心和古钱币图案棉裤,欢乐奔跑的男童,整个画面寓意“如意吉祥”过新年。甲午马年纪念币的图案是,身着民族服装,手持“吉庆有余”贺幅,骑在木马上嬉戏的贺岁童女。另外,每枚贺岁币的背面铸印了当年的中国农历纪年年号。
  贺岁纪念币材质独特,图案新颖,做工精美,充斥民族风情,发行以来逐渐被认识和追捧,成为拜年贺岁人际交流的珍贵礼物,也逐步被钱币收藏看好。贺岁纪念币2003年首发时发行量仅为一千万枚;从2009年起将发行量提高到了三千万枚;到了2012年发行量又提高到了八千万枚;2013年最后一枚甲午马的发行量达到了一亿枚,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纪念币以来发行量最大的一枚纪念币。
  尽管贺岁纪念币的发行量一再提高,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币难求的现象一直存在。生肖文化源远流长,“生肖十二种,每人一属相”,作为中华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肖文化饱含着丰富的民俗情趣。生肖题材纪念币的不断推出使之成为始终活跃于市场之中的珍品币种。目前,“领头羊”2003年发行的癸末羊年贺岁纪念币的市场价格已经是其面值的数百倍了,且仍呈加速上涨之势。而马年贺岁币上市之后身价便上涨20多倍,成交价在16至25元不等。预计甲午马年贺岁币发行聚齐第一轮贺岁币大全套后,贺岁币的市场价格将会有新的突破,目前全套十二枚生肖币报价突破千元。
其他文献
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是在技术研究和利用中不断提高效率,保证了工程的稳定性。玻璃幕墙采用了弹簧铜销的技术,对于提高幕墙框架立柱和横梁的整体性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