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程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做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33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力度最大、最全面、要求最高的一次教育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深入之际,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困惑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方向,树立信心,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并推广。本文对新课标下上好体育课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如何理解“新课程”与“新课标课”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②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新课标课应该是:①目标统领教学内容。②淡化竞技体育技术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③寓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于技术、技能学习之中。④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⑤主题教学不要为了主题而刻意去表现主题,要以目标是否达成来衡量课标课成功与否。
  二、 “一堂好课”的新内涵
  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教得有效就是说一堂课有一堂课的目标,这节课你的目标没有完成,无论你教法多好,教态多么美丽动人,采取了怎样先进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一堂课上完后,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多少人基本学会,老师一定要心中有底。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当然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锻炼的方法等,只不过由传统的教师包教,改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其次,学得愉快就是说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是充满兴趣的。这里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片面追求热闹的场面,以为学生笑了、运动了、气氛热烈了就是好课。二是单纯的兴趣观。学习的有趣与学生的思考、探究应有机结合,毕竟体育课不仅仅是玩,它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更新
  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变化更多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新上,对传统教材的更新与改造,使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了亲近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选择学习内容呢?①目标统领学习内容。②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③学习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一堂课后学生学到了什么?传统体育教学重视竞技性的技能、技巧教学,而在新课标下也必须要教学一定的技巧、技能。运动项目成百上千,不过所选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生活、生存需要,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要对学生终身有益,使学生获得终身体育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体能条件。例如:我校篮球、排球、乒乓球相对而言开展较多,学生接触、感受多,所以学起来兴趣也很高;还有男生、女生的健美操、韵律操、各种形体训练等,由于学生很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的生存、生活实际而大受他们欢迎。因此,理应因地制宜选择学生喜欢,感兴趣,爱好的体育运动内容和民间体育运动。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的。同一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因而教法的改进与创新能为学生提出各种练习方法供其参与,使其择优而行。①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能力等造成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学到新知识,运动技术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②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新欲。③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④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对于学生“会学”与“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⑤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与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运动中与老师同伴相处和睦快乐,使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五、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双向活动,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要紧密结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充满激情,有活力,要突出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主体,他们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运动兴趣和爱好需要教师去激发和培养,体育需求需要教师去启发和引导。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能一切围着学生“兴趣”转,一切都由着他们的“天性”和“本能”来,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六、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强度
  新体育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去,而传统课要求的运动量、密度、强度检查是为了掌握学生运动情况,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技术水平。新课标课中的运动量和强度,没有不行,过大也不行,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来安排,这样学生的体质才能增强。多选择学生喜欢,感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运动量自然达到。
  七、体育课中的思想教育
  体育课思想教育要自然,不要牵强附会,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并不矛盾,“苦中有乐,学中求乐”。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如篮球运动,它就将吃苦耐劳、协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等意志品质教育渗透在运动中。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地方教材都是这样。
  教学要充分体现,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按照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衡量体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他文献
熊果酸(Ursolic Acid,UA),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资源广、毒性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炎、抗炎抑菌、降血脂、抗溃疡等作用,尤其抗肿瘤、抗氧化、抗肝
摘 要:我国的幼儿教育,尤其是作为思想教育核心内容之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事关个体未来身心发展,更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从幼儿开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应试教育的说教化、形式的单一化、内容的枯燥化,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角度,重新认识
本研究以干扰素α(IFNα)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干扰素微球,并对制得微球的缓释效果及相关性质进行了评价。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的研究中,首先以微球粒径、圆整度为指标,考察了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初步确定了干扰素微球的制备工艺条件。然后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PLGA浓度、聚乙烯醇(PVA)浓度、油水相
目的:脑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理想治疗药物,因此寻找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是当前脑缺血研究的重点。目前,更多的研究者着眼于开发植物药作为神经保护药物,因植物药具有成分多重、作用广泛、无或仅有很低的毒副作用等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花青素(procyanidin,PC)是具有较强抗氧化功效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近年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