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潮汐河段水温和水化学特性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分析

来源 :水利水电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os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长系列数据,分析了影响泰晤士河潮汐河段生态状况的主要因素。1915~2006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其生态状况经历了污染、恢复和稳定3个阶段,20世纪40-60年代是污染最重的时期,伴随着较高的水温、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以及较低的溶解氧含量,该时期少有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记录。自60年代以来,随着水质的恢复,无脊椎动物也逐渐增多,其数量的波动与水化学指标,尤其是溶解氧具有相关性。尽管1960年以前的无脊椎动物和水质资料缺失比较严重,但仍需彻底整理和分析所有数据,以便在以后的研究中建立水质指标与无脊椎动物群落间的定量关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的规模和特点。在工程建设期间,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管理经验。
目的:分析不同乙肝血清原标志物不同模式组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5项,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定量,
农业起源于以伏羲氏为代表的草地畜牧业时代.以籽粒生产为主导的神农时代相继发生.其间应存在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长短,因地域特点而异.伏羲时代不仅体现了一种生产和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