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废中医之谜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isn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樾(一八二一——一九零六),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县人。晚清著名朴学大师,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曾主讲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海内外求学者甚众,被尊为“东亚唯一的宗师”。一生笔耕不倦,著有五百卷巨著《春在堂全书》。
  这样一位严谨治学、造诣颇深的著名学者,却提出了偏激的“废医论”,成为近代史上反对中医“第一人”,于情于理都令人难以索解。对于其提出“废医”的原因,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
  赵洪钧先生认为其思想根源多方面:传统社会士大夫向来看不起医学;清末医界不振、医道颓靡;俞樾家人多因病早丧者,故颇有切肤之痛;俞樾所处时代毕竟已经引进一些西方文明,医学又在诸学术之先,故洋务思想及西医之影响也不可完全否认。刘泽生先生认为李鸿章等人的影响、日本学者的影响、甲午战争的失败的刺激是俞樾提出废医的主要原因。郝先中先生则认为主要由于俞樾家庭的厄运引发出“废医论”。
  在考察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俞樾生平资料后,笔者认为俞樾废医受到西方文明、李鸿章、日本学者影响等观点缺乏直接、可靠的材料。家人多因病早丧,厄运连连无疑是俞樾提出“废医”的重要原因,但俞樾之“废医”并非只是情感的宣泄,在废除中医的激愤言辞下,或有“起医”之良苦用心。
  俞樾涉及“废医”的文章有两篇:《废医论》与《医药说》,两篇文章观点亦不全相同。
  《废医论》共分七个篇章,包括本义篇、原医篇、医巫篇、脉虚篇、药虚篇、证古篇、去疾篇,其主张从篇名中已可概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医药皆不可靠,应该废除,最终的结论是“医之不足恃,药石之无益”,治疗疾病的唯一途径是“长其善心,消其恶心”。而到了后来的短文《医药说》中,则改变了关于“药虚”的立场,提出“余固不信医也,然余不信医而信药”,于是又有“废医存药”之说。
  俞樾本是朴学大师,宗法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以训诂、文字、考据之精而独擅一时。然而这两篇文章,却缺乏学者的严谨与逻辑的力量,只凭主观臆断,仅仅选取对己有利材料,“仅仅从古文献中撷取例证,加以排比归纳、串联,摘取资料作为论据,得出‘医可废’的观点和结论。然而,研究中医药理论,仅从考据角度,从古书到古书,从文献到文献,忽略古今医药的实践,难免得出荒谬的结论。可以说《废医论》基本上是一篇带有书生之见的不通之论”。
  然而,这样的“不通之论”的确出自俞樾之手,收在他的文集当中。这必须结合文章写作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
  “废医论”列《俞楼杂纂》第四十五卷,《俞楼杂纂·序》云:
  光绪戊寅之岁,门下诸君子为余筑楼于孤山之麓,名曰“俞楼”,……明年春,余与内子偕往,同住俞楼,勾留四十余日而返。是年夏即抱骑省之戚,福过灾生,斯之谓欤。余亦意兴颓唐,衰病交作。回忆春日湖楼风景,殊有一生几两屐之叹。因于《曲园杂纂》后,又成《俞楼杂纂》五十卷,或藉著述流传,使海内知有此楼,庶不负诸君子之雅意乎。
  “光绪戊寅之岁”为一八七八年,“明年春,余与内子偕往,同住俞楼”,表明一八七九年俞樾才正式住进俞楼。笔者曾在苏州曲园查看俞樾生平年表,记载《俞楼杂纂》编定于一八零零年(一说为一八零一年左右)。按,一八七七年,俞樾编定《曲园杂纂》五十卷,因此,《俞楼杂纂》收录的为一八七八年至一八八零年文章,《废医论》自成于此间。
  正是在此期间,俞樾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八七九年,自幼青梅竹马的妻子姚氏病故。姚氏为俞樾外表姐,伉俪情深,二人一生恩爱。妻子的突然病故对俞樾打击很大,从此以后,他“亦意兴颓唐,衰病交作”。将夫人归葬杭州右台山后,俞樾曾在墓侧筑室三间,和夫人日夜相守,感人至深。然而疾病和灾难对俞樾的打击远不止此。他与妻子育有二男二女,却屡遭不幸:大女婚后不久,丈夫便突然病故;一八六六年小儿子染重病,几近成废;一八八一年,长子绍莱英年早卒;一八八二年,俞樾最疼爱的小女绣孙又突然病逝。
  以俞樾在当时的声望与地位,家人有恙,自会全力延请名医救治,居住地苏州又向为繁华之地,多有名医坐堂。然而,医药全然无效,家人相继遭遇不幸,俞樾内心的绝望与悲愤难以言表,从他当时留下的诗句“老夫憔悴病中躯,暮景如斯可叹无。去岁哭儿今哭女,那教老泪不干枯”中可窥一二。同样收录在《俞楼杂纂》中的《一笑》也记录了他此时的心情:
  庄子不云乎: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余近日朝郗暮,愁环无端,求有此四五日而不得,故于《杂纂》中存此一卷,排积惨而求暂欢。
  家庭的屡遭不幸使得俞樾怀疑乃至迁怒于医药也就不难理解。可以说,正是妻子病故直接促使他提出了“废医”的偏激言论,《废医论》中自言:“曲园先生所以愤然而议废医也”,“愤然”一词正是他情绪化表达的最好诠释。
  由于在晚清名望卓著,其书流布甚广,是以,俞樾“废医”说一出,观者为之哗然。然而,俞樾的高足、同样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先师虽言废医,其讥近世医师,专持寸口以求病因,不知三部九候,足以救时俗之违经,复歧雷之旧贯,斯起医,非废医也。”
  章太炎是俞樾的得意门生,自幼习经之余,受家庭氛围影响,对于中医亦广泛涉猎。自一八九零年入诂经精舍后,长期侍奉俞樾左右,师生二人甚相投,章太炎在诂经精舍所作几十篇“课艺”,还曾被俞樾收入《诂经精舍课艺》,足见俞樾对他非常欣赏。虽然在一九零一年,章太炎曾由于投身革命遭受到俞樾的指责,师生公然脱离关系。然而,这纯粹是出于政治上的分歧,为掩人耳目而为,并未真正改变师生关系,章太炎终身都对俞樾保持着极高的敬意,把他视为自己的恩师。
  对于俞樾的“废医”思想,章太炎应该说是最具发言权的。他首先承认俞樾废医之说有其特定的背景:“先师俞君侨居苏州,苏州医好以瓜果入药,未有能起病者。累遭母、妻、长子之丧,发愤作《废医论》。不怪吴医之失,而迁怒于扁鹊、子仪,亦已过矣!”但是,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就事论事,仅拿曲园先生的表面文字做文章,而是通过文字的激愤,看到了俞樾的苦心与无奈,认为俞樾的废医论并非批评中医药,而是针对当时的医师技术不精,“专持寸口以求病因,不知三部九候”而作。由此,章太炎对俞樾“废医论”给予了很高评价,“救时俗之违经,复歧雷之旧贯”,认为这不仅不是反对中医,而且是在“起医”。
其他文献
读石犹胜读史,“盖史牒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刻词当时所立,可信不疑”(赵明诚:《金石录序》)。古人喜欢刻石,也喜欢读石。刻得好的比比皆是,读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如欧阳修、赵明诚、叶昌炽,都是读石的高手。学者读石,是为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合圣人之道,下订史氏之失”(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故而讲究手笔,重视源流,加之中国山河广大,遍布野碑野刻,即使读了上千年,所漏者依然甚多。今偶然于永州得
〔关键词〕自闭症;异常言行;教育策略  经典影片《雨人》可谓家喻户晓,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哥哥雷蒙,虽然有点笨拙、刻板,但在记忆方面有极高的天赋,最終用他简单、纯洁的心灵让自己的弟弟找到了久违的自我和亲情。像哥哥雷蒙的这类孩子被人们浪漫地描述为“来自星星的你”。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就遇到过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接触之初,我也因他的“笨”深感失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走近他越来越了解他,直
赵珩《彀外谭屑》中收赵守俨《幻园琐忆》一文,其中有一段:  由于生长在乱离之中,从小我就感到任何事物都是靠不住的,对于这座小园, 因为爱之过深,就产生了一种“怕”——深恐什么时候会失去它,与它永别。我所碰到的许多事都往往勾起了这种联想,可是这种思想活动,当时不敢也不愿向任何人提起。记得我在书房里读过一首长篇纪事诗( 似乎是南北朝无名氏作品,原诗始终没有再查到过),作者是一位妇女( 或模拟一位妇女)
〔关键词〕青春期教育;“练爱”;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课堂生成资源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由于青春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对朦胧的爱情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异性有独特的好感,也容易产生两性交往过密行为。但又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缺乏自制力,过早涉及情感问题往往容易给身心健康、学习、交友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一旦涉及早性问题,将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
〔关键词〕心灵日记;心理成长;探索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也可指心思灵敏。日记,指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心灵日记则是一个由心及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会,走进彼此心灵深处的记录本。  我让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写心灵日记,以便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但我们的心灵日记有别于平常所说的日记。  一、不走寻常路——心灵日记的格式 
麦香是阳光的味道,麦香是大地的味道,麦香是母亲父亲的味道,麦香扑面而来……  一只布谷鸟从麦浪尖上一掠而过,留下几声短促而简洁的鸣叫:“莫黄莫割,莫黄莫割……”它的叫声唯美而悠远,连着农人的心。  印象里,母亲喜欢掐几支快要成熟的麦子,放在手心里搓掉外壳,再放在嘴边用力吹,这时手心仅剩下晶莹透亮的绿色麦粒儿,然后放进我的嘴里,那股麦粒灌浆时溢出的青郁香气在口腔内回旋,那味儿像槐花里掺进了蜜,像玫瑰
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瑰丽的文化成果。不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中国文化都曾引领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但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地开展,世界文化的天平开始逐渐倾斜,“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崇洋媚外的思潮日渐增长,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尤其在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媒介形式的革新,浅显易懂的流行文化逐渐占据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高地,传统文化的“用武之
2018年4月15日,在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演员毛舜筠凭借《黄金花》中坚韧而温柔的母亲一角获得最佳女主角奖。17岁出道,入行42年,毛舜筠算得上是金像奖的常客,但若以输赢评判,她7次提名,5次陪跑的经历,却算不上风光。  回顾过往,毛舜筠百感交集。从前人们对她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张国荣的前女友”这个身份上,直到今天谈到初恋张国荣,她还会不无感慨地说:“如今想起他,都是开心的回忆,没有哭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师资队伍现状,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类型及师资队伍特征三个维度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展开调研,探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未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
@iTigre:亲,如果输了,我一定给差评~  @WINTER:马云出手了~马化腾你还在等什么?深圳队在水深火热中期盼着你……  @老梂迷:绿地没钱吗?还不是和绿城一样,没大动作就没作为。希望这些土豪有大手笔,将中超打造成亚洲顶级联赛,只有一个恒大没意思。  @秦大大:马云收购了绿城,以后买卖球员可以通过支付宝了,球员不行还可以退货。  @zj-Chen0922:如果马云做了大股东,队名是杭州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