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复习课的趣味教学方法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j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而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是一个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题.大多数学生往往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复习课的课堂吸收率.由此提出了复习课的趣味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知识;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为研究对象巩固知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关键词:初中科学;复习课;学习兴趣;积极性;实践;生活
  一、游戏激趣
  初中生对于游戏有着极高的兴趣以及热情,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对复习课的兴趣.
  课堂上可以采取游戏法,使学生在娱乐中复习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比如,物质分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还不如英语单词好记.在开始复习时我采用化学接龙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即给出游戏规则(1)任意写出一种符合规定类别的化学式;(2)要求所填化学式至少含有前一种物质中的某种元素.示例:
  然后在投影片上写出很多组别,让学生任选一种开始游戏.当然游戏方法很多,例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采取击鼓传纸片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在两分钟之内把所写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错了,表演一个与科学有关的小节目.初中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学生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效果明显,达成率高.
  二、互助实践
  实验是科学学科的最大特点,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比如实验室的使用,实验器材的使用,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在复习课中我们就可以运用实践操作、验证的方式来巩固知识,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去实际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复习了知识,一举两得.
  比如,我们在复习化学这一节课的时候,遇到这个题目:
  (1)A处反应的方程式为 .
  (2)B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
  (3)C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
  (4)D处黑色粉末a为(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E处黑色粉末b为(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F处的作用是,G处作用是.
  学生以问题情景导入为主,先让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讨论这些仪器的结构特点,如锥形瓶、试管、酒精灯的作用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等,在组内讨论好这些前置知识的前提下,来个小组互动,听听别人是怎么述说的,当然最好在别人的讲解中插入自己的观点.有时候甚至让他来做一下小教师,这样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他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从最基本的实践操作活动入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活动,在复习中获取新知,这是杜威 “做中学”原则的典型体现.我们可以看出以上活动过程中的两大特点:一是学生易参与,整个实践活动操作要求低,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二是学生乐参与,带有游戏活动的性质,又有一定的对抗性.整个活动始终把学生主体性放在了第一位,又能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动手能力,可操作性强,重点强调的是学生活动过程中每一步的实验体验,从中达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升华的目的.
  三、联系实际
  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更与生活中的食品密切相关.通过以食品中的科学为研究对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不仅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重要的是能将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比如,在复习有机物这一内容时,可以联系我们社会中的白色污染,再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从方便面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在食用的一些食物的外包装,从中分析其成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食入的食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再如,我们学习
  “电”这块内容时,课后的巩固题完全可以是回家看一下你家的电费单,计算一下每天的用电量.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知识,还能让学生关注家庭的日常用电,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改掉了浪费水电的坏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每一堂复习课,都是学生表现和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发言,实验活动,小组对抗,做小教师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达到学生易学、乐学、善学的目的.同时也能发挥复习课最大的效能,充分体现复习课的意义,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杜威的教育名篇.王承绪编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焦继红.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7.
  [5] 苏霍姆林斯基,蔡汀.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其他文献
直线方程从代数角度而言是函数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也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是一种常见题型, 它是直线方程与代数知识的有机综合,体现了用数解形的数学思想.  求直线中的最值问题方法:  1.配方法 —— 针对二次函数.  2.不等式法 ——针对和(积)定的函数.  3.数形结合法 ——先作出函数的图象,再利用函数图象的特征解题  4.判别式法——针对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
摘要: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的繁多,决定了习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思维.面对众多的物理习题,应当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解题思维;培养  一、疏通整合,培养直觉思维  物理直觉思维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基本上不借助于逻辑推理,更多地是根据已有知识感觉做出的一种猜想、领悟的思维.合理物理猜想,能加快解题的速度,让人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在物理教学
摘要:许多中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往往含糊不清.本文通过举例,详细分析了有关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不易分清的三种表述,帮助中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模型去理解和应用动能定理.  关键词:动能定理;表述  动能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规律,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中学生在理解动能定理时,容易出现下面三种不易分清的表述.第一种表述:“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第二种表述:“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做功
课堂转型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对此《上海教育》800期进行了大讨论,事实上课堂范式已从“知识的课堂”、“能力的课堂”转向“创新的课堂”“生命的课堂”,从注重传承知识的演绎与推理、能力的获取与展示到关注师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价值的转型,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正进行着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静悄悄的革命.应市教研室的要求,我于2011.9.22开设了一节示范课,希望能对诠释新的教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提出猜想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一、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目的的猜想  猜想不是异想天开,应该是依据一定的事实,应用可行的科学原理,围绕提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初中化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和重点内容,同时它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因此,对它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  一、准确、全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几种常见题型  1.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1 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
目的:本文从研究胆囊癌的特症作为出发点,以研究和治疗胆囊癌为核心导向,对胆囊癌的发病特点及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并基于Notch-1信号通路相关知识,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otch-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