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文化与宋代文学的中和之美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吏隐文化发展到宋代,已经渐趋完备.受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影响,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中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吏隐文化内涵与精神.“仕”“隐”结合的“吏隐”心态与实践,使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既不丧失传统的士人身份,又兼具个体人格的独立自由.文学的创作也在这种处世心态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下,表现出了宋代所特有的“雅俗互摄”的审美倾向.诗性的生存哲学、率意的创作实践与和谐的审美趣味这三者间的合力,成就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风貌与中和之美.
其他文献
真实与虚假问题是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他的大多小说都通过嵌入绘画元素来建构主体的视觉形象.在以死亡为核心串联起来的新三部曲《日食》《裹尸布》与《海》中,小说试图赋予这些幽灵以感官化的肉身.理解班维尔式的“如画”文学,我们不仅可以依靠单一的视觉建构作用,还可借助一种具有触觉般的视觉力量,来审视绘画与主体之间看视问题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藉此召唤主体本真性的自我与一种感性的真实.
本文以世界文学的概念讨论入手,强调其作为资本语境的“诗性载体”意义,进而选择三部德国文学文本,讨论其中表现的家族史,总结出“婚姻悲剧”-“商战兴衰”-“理想之灭”的轨迹.借助巴尔扎克名篇《赛查·皮罗托盛衰记》讨论侨易视域的意义,一是相关侨易概念的直接运用有助于观察到非常典型的物质位移现象;二是物境拟符空间的考察,正是在这样一种空间侨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出资本语境得以具体型构的若干环节,使之得以“节点化”;三是侨易观念的元思维运用将更有助于我们将问题链接到一个更为开阔的大背景和大语境中,譬如立体
周密两度对宋末“四十年希阔之典”即度宗咸淳三年(1267)南郊大礼进行书写.亡国前抒情性诗歌《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紧扣现实政治,着重记录南郊典礼的历时过程,突显参与希阔盛典的自豪之感;亡国后叙事性笔记《武林旧事·大礼》聚焦历史记忆,侧重追怀典章文物的盛大恢弘,重塑南宋正朔的礼乐之治.两次南郊大礼书写在文体形态、结构重心、情感指向上的差异性,正是宋元易代之际政治体制变迁、民族文化认同转向的产物.
贾宝玉形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他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方式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而是来源于他的神话出身.女娲所“生”赋予了他极为不同的思想性格,赋予了他区别于所有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特质、情感方式和人生方式等等.曹雪芹担心读者不能完全理解贾宝玉的神话来源,特别用了五个“来历”强调贾宝玉思想性格与神话的关系.贾宝玉的“来历”决定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决定了贾宝玉的潜意识,决定了贾宝玉所有的思想行为,也决定了《红楼梦》最深刻的批判性主题.曹雪芹以对贾宝玉“来历”的反复强调,提示读者要高度重视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
黄独峰是近代中国画大家,也是大风堂门人中的杰出代表,为传承和弘扬大风堂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黄独峰曾说“张大千使其出”,1950年黄独峰为求传统绘画之法脉和个人艺术的全面发展,拜张大大千为师,进“入”大风堂,从绘画思想到艺术精神继承张大千.同时,黄独峰又是大风堂弟子中“学张不似张”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深刻理解张大千画理和精神的同时,他走“出”艺术的束缚,开创一个人艺术新貌,开创一个人艺术新貌,成为一代中国画大家.大风传承,从师古到师心,黄独峰对张大千艺术的“入”与“出”,在中国画如何传承创新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
林则徐与钱泳往来六通手札,俱作于道光十五年.其中,五札为最新发现;一札录自《林则徐全集》.手札内容涉及当时水利、漕运、运河关吏恶行以及文人互赠书籍、字画等风流雅事.同时,这些信札既使现有研究成果获得有益补充,亦可纠正其中一些讹误,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
诺奖作家品特经典剧作《房间》一直吸引着剧作家的改编.美国先锋实验剧团伍斯特小组2014年有中国之行,之后融合中国曲艺风格改编《房间》.文章追踪该剧团2014年的中国考察,研究《房间》的舞台制作录像,结合文献梳理,探析这部独具评弹风韵的品特经典改编中的中国灵感,辨析其中的相声、评弹等中国曲艺元素.这一中西合璧的《房间》在舞美音效、服装道具、演绎手法、制作态度和效果等多方面都较好地利用陌生化手法完成了“品特式”风格.
网络电影的语言表达是让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产生根本性区别的意义所在.它包含了电影语言和以计算机、网络两种媒介为基础的,围绕着网络电影而产生的语言的外延形式,其中最重要的表达就是指尖语言.指尖语言实现了网络电影语言更自由地表达和信息处理,以及自我的想象性投射和满足.作为外延的网络电影语言有着虚拟性、即时性的特征,它是非语言系统的语言形式.
无论是早期的独立制作电影《制服》《夜车》,还是近年来融合商业“类型”元素的艺术电影《白 日焰火》《南方车站的聚会》,刁亦男的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带有着其强烈的“作者”意向与表达.本文以刁亦男导演的四部作品为例,分析、探究其电影创作中文本建构与题旨解码的内在共契,即对于漫游群体的始终关注、对于异质情欲的深度聚焦、以及反情节式的碎片叙述话语等创作意向、创作风格的发现与总结.
南朝时期以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的形成使得诸王幕府群体内创作活动明显增多,这些群体创作活动促进了唱和诗的发展.南朝诸王幕府唱和诗呈现出群体唱和、以游戏文字为旨趣、附应阿谀倾向等诸多特点.这些诸王幕府中的唱和诗对于咏物诗的兴盛和宫体诗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些唱和诗还有证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