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整合设计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5643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的咽喉,加强城市道路交叉口整合设计对于提高道路及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行车速度、缓解交通阻塞、降低交通事故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整合设计
  一、前言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大量增加,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凸显。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它是整个城市道路的“瓶颈”地带。道路交通在平面交叉口处反复地分流、合流及冲突,使得该处的交通状况尤其复杂,所以,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往往突出表现在交叉口处。大多数中小城市的道路交叉口缺乏交通控制系统和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因而多个方向的车流只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交叉口,同时还和大量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交织在一起,因此交叉口的拥挤和混乱程度比一般道路更为严重。大量事实也证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拥挤现象最为严重,80%以上的延误集中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道路的 50%,日常交通拥堵大部分都是由于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造成的。可以说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态与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只有解决了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问题,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整合设计原则
  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的型式和交通组织方式,因此在设计交叉口时,必须首先考虑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和交通组织问题。因此,设计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道路交叉口的位置受道路网规划控制,两条道路相交以正交为宜;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并避免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2、交叉口的形状、类型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交通组成、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在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地物条件和投资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3、在交叉口的设计中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不同流向的车辆、人流,布设必要的转弯车道、交通岛、交通标志与标线等。4、为保证行车顺畅和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可采取压缩进口道车道、分隔带和绿化带宽度,增加车道条数等措施;5、路口设计速度:平交范围内相交的道路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该道路的计算车速一致。当两相交道路等级相同或交通量相近时,平交范围内直行交通计算车速可降低,但与道路设计速度之差不应大于 20km/h。对于城市道路信号控制的平交路口的设计速度,一般按各级道路设计速度的 0.5~0.7 倍来进行计算。通常,直行车车速可取高限,左、右转车速宜取低限。6、平面交叉应优先保证主要道路或交通量大的一方的通畅,其几何设计应结合交通管理方式考虑;平面交叉范围内的路段宜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半径宜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纵坡应平缓,地段较短时,其长度应符合最小坡长规定,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应保证行车舒顺和排水通畅,交叉口进口道纵坡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7、平面交叉范围内必须通视,满足视距要求,有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以清除。应保证必要的停车视距及信号(或标志)的识别距离。当条件受限制时,必须采取设置限速标志等措施。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整合设计思路
  1、全无控制交叉口设计
  全无控制交叉口是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较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一是确保良好的通视范围;二是无控制交叉口的适应交通量。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交通量随着交叉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当总流量对两相交道路的分配不同时,冲突数就明显不同。两相交道路流量差越大,冲突数就越小;当两条道路流量相同时,冲突数达到最大。交叉口总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造成交叉口内的车辆行驶混乱,事故频繁。鉴于安全性考虑,此时应把无控制交叉口改为有控制交叉口,如设置信号灯。无控制交叉口适应的交通总量一般不超过800pcu/h。
  2、无控制交叉口设计
  无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是比较小的,但鉴于安全性考虑,使得无控制交叉口在低流量时就要加以管制。由于从无控制变为信号灯控制,交叉口延误将明显增加,因此必须考虑一种过渡的控制形式。它既能解决安全性问题,且延误又不至于增加许多,优先控制就能满足这种要求。优先控制可分为停车让行标志控制和减速让行标志控制。1)停车让行标志控制。相交的两条道路中,常將交通量大的道路称主路或干路,小的称次干路或支路。规定主路车辆通过交叉口有优先通行权,次干路、支路车辆必须让主路车辆先行,这种控制方式称为优先控制。停车标志控制按相交道路条件的不同分有单向停车控制和多向停车控制。2)减速让行标志控制。交叉口减速让行控制又称让路控制,是指进入交叉口的次干路、支路车辆,不一定需要停车等候,但必须放慢车速了望观察,让主路车辆优先通行,寻找可穿越或汇入主路车流的安全“空隙”机会通过交叉口。让路控制与停车控制差别在于后者对停车有强制性。让路控制一般用在与交通量不太大的主次干路相交的次干路路口,其标志和标示的设置位置与单向停车控制相同。环形交叉口的进口处,实质上就是采用让路控制。
  3、环形交叉口设计
  环形交叉口又称转盘,它的交通组织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半径为15~20m的中心岛,让进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逆时针单向行驶,到所要至的路口离去。利用环岛组织渠化交通,可以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车辆不必停车而连续不断的通过。但其占地面积较大,在旧城中心等地区用地很紧时,难于实现,而且,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般在同样大小用地的情况下不及信号控制交叉口。因此,现在的城市交通管理中,采用环形交叉口要慎重。在下列情况下,采用环形交叉,有显著的功效:(1)交叉口的交通量约为折算标准小汽车500~2000pcu/h,其中左转弯车辆比例较大;(2)相交道路为5~6条时;(3)相邻道口很近,如采用信号灯控,交叉口停候的车辆影响相邻道口的车辆行驶时;(4)接近交叉口的道路宽度沿街道横向增添车道有困难,而在交叉口转角处容易拓宽时。
  4、渠化交叉口
  渠化设计指在道路上划线,或用绿化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行驶方向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那样,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行驶。(1)进口道车道的渠化设计。进口道各车道应根据高峰 15 min的交通量布设左转、直行和右转专用车道或直左、直右混行车道;特别是设有专用箭头灯时,必须布设相应的左、右转专用车道。1)左转专用车道。当高峰 15 分钟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 2 辆时,宜设左转专用车道;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 10 辆、或需要的左转专用车道长度达 90m 时,宜配置两条左转专用车道。左转交通量特别大且进口道上游路段车道数为 4 条或 4 条以上时,可设 3 条左转专用车道。2)右转专用车道或直右混行车道。右转专用车道或直右混行车道宜向进口道右侧(靠人行道一侧)展宽;改建及治理交叉口时,可通过缩减进口道车道的宽度,或利用绿化带展宽成右转专用车道或直右混行车道。(2)出口道的渠化设计。新建及改建交叉口的出口道规划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口,流入最大进口车道数可减少一条。相邻进口道设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出口道应展宽一条右转专用出口车道。出口道每条车道宽度不应小于路段车道宽度,宜为 3.5m,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口出口道每车道宽度不宜小于 3.25m。出口道长度由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组成。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30~60m,交通量大的主干路取上限,其他可取下限;当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再加上站台长度。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 20m。
  总之,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的节点,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交叉口交通设计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相交道路上的所有车辆和行人交通,通过交叉口交通设计来改善平面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状况,提高平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是综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窦瑞军,渠化交通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7. 5
  [2]王炜.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
  [3]刘德武.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与管制[J].道路与汽车.2002.93(6).60-62
其他文献
摘要: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分析,同时运用新型教学环节设置,通过学案导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工程力学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方法  在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教材特点和授课对象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再对所讲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高职理论力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都处
摘要:以产品为成本对象的传统管理方法已经滞后于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行业的成本管理的需求,本文为此着眼以作业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充分论述了物业管理企业等服务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了面向物业管理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  关键词:物业管理 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一、物业管理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物业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相应于制造
电视新闻正面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介引导社会舆论、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强化报道,它以教育、启迪为目的,以典型材料为内容,以感动人心,影响思想为宣传手段来发挥媒体的社会导向作用。
摘要:随着环境科学认识上的突破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多种要求,环境监测也不再仅仅是化学分析测定污染物质浓度的污染监测,而是包含了化学分析、物理测定、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等多种方式互渗互补的科学活动过程。生态监测已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环境 生态 监测 技术  目前,环境科学正在迅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环境问题已不再仅仅是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人类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
摘要:当前,配电变压器经常发生故障。本文针对开化县电网配电变压器故障率高这一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配电变压器常见的故障和异常现象,及主要原因,并对这些故障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