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小事·难过就去看书,开心就去看海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we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朋友问我:“难过的时候有什么快速治愈自己的方法吗?”
  我回忆了一下说:“有啊,先化个妆,然后看书。”
  “为什么呢?”
  “因为,当我离美貌和智慧更近的时候,就不觉得那么难过了。听起来好俗气是吧?但真的很奏效啊。”
  我刚开始辞职做自由撰稿人的时候,会有一种焦虑,一种“今天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的焦虑。为了克服这种焦虑,那段时间,我每天做好便当、化好妆就坐公车去图书馆。
  不写稿的时候就看书,看纯文学小说、看时评、看散文……一边看一边做摘记。即便这一天没有写出满意的文章,没有一毛钱收入,内心依旧是富足的。
  坐在回家的公车上,耳机里播放着喜欢的音乐,脑海中梳理着这一天阅读的成果,解锁手机时,黑屏隐约映照出自己化着妆的模样,觉得还挺好看,想不开心都难。
  人的许多不开心,归根到底都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吧?工作完成得不好,说话总说错,变胖了,变丑了,原本可以做好的都被自己搞砸了,当然会不开心啊。
  哪有那么多的悲伤去逆流成河?嫌自己笨就多看书,嫌自己胖就多跑步,找到了病源,治愈也就变得简单。
  “那开心的时候呢?开心的时候最想做什么?”
  我说“想去看海”。
  我是内陆长大的姑娘,对海有迷之执念,这些年每年都会去看海,或者干脆在海岛住几天。当我面朝大海的时候,心会变得很静很空,会感觉到自己很渺小。
  心底的野心和浮躁都会交给大海保管,不去幻想未来,只活在被海风吹拂的心无旁骛的当下,像是一个最纯粹的小孩。
  去年在马来西亚的美人鱼岛,那时候的我,刚经历了几件让自己激动甚至有点骄傲的事情,觉得自己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美人魚岛不大,我住在岛的东部,那天步行去岛的西段看了很美的日落。
  日落后,天迅速就暗了下来,我开始沿着海岸往回走。
  但是手机没电了,看不了时间,也不能照明,就是摸瞎着在海边走着,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也不知道应该在哪条小路左转。
  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星空下发着神秘的微光,四下很静,只有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而我,一个揣着没电砖头的迷路人,在大海的面前,什么都不是。
  也不记得走了多久,只知道走到了来时没见过的路,像个傻瓜一样在绕来绕去。
  后来求助一位会英语的当地人,不记得酒店名字的我,拼命地描述酒店周围的样子,有写着标语的涂鸦板,有挂在树上的秋千……
  最后他带我回到了我住的酒店。路上我一直在想,他会开口向我要多少钱,我应该怎样跟他砍价?没想到,他只是说:“你的酒店到了,下次要小心。”
  我的那点小骄傲、小市井啊,在大海和海岛居民的面前,被击得粉碎。
  人难过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人开心的时候也容易误认为自己是个天才,这都是极端,都需要自己救自己一把。
  难过的时候应该提升自己,不让自己掉入谷底;开心的时候应该拉住自己,不让自己飘向高空。
  所以,我们要看书;所以,我们要看海。
  去看看,原来聪明人的思想那么有趣,原来,在蓝色的星球里,自己不过是一粒粟米。
其他文献
小时候常想远走高飞离家万里,真的出去了才发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没有道理,见识到更多食材和烹饪技法之后反而愈发渴望老家的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面,如果那时候能明白“回家”二字背后的温暖与珍贵,可能就不会过多遐想了。  也许会更认真一点,更挖空心思琢磨一点考试套路,以此来获得更多选择的机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如果我走,是因为我确实有更好的机会而不是为了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我归,是因为我想归
我体重时常浮动很大,最胖的时候有130斤,最瘦的时候在100斤上下浮动。我不算矮,骨頭架子又大,所以在将近100斤的时候基本已经到了形销骨立的地步。我室友曾为那时的我拍摄多张人像写真,当时看了不觉得,如今回看,就连我自己都要质疑当时是不是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三天吃不上一顿饭,要不然好好一个人怎么可能瘦到连腮帮子都塌下来了?  也是从那次之后我反应过来,虽然大家一直都在追求瘦而精致的身材,追求体重秤上
“愤青”这个词,现在已经不时尚了。早些年上中学的时候(暴露年龄),有一阵当“愤青”好像特别潮,大家争先恐后,守着思政课本那叫一顿怼,自认颇有点儿冷嘲热讽、尖酸的幽默感,敢叫日月换新颜。  过了几年回头看,才发现也没人真提出过什么建设性意见,叫得欢实的那拨人里,没剩下几个还在真正思考的,才恍然当初的幼稚。  幼稚不只在于把反对當流行,更在于为了反对而反对,甚至根本没搞懂张牙舞爪去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青春物语:  迷茫是个流行词汇,每个年龄的人,都会或深或浅地陷进迷茫里。  迷茫在于广阔,消极地讲,是漫无目的没有出路;积极地讲,是天大地大遍地罗马。  一件事,最好和最坏的两极总是相伴而生。  没什么能一直鼓舞你,只有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很久才联系起一次的老师同学,都会问我什么时候出书,这让我特别尴尬。  我只不过是喜欢写作,然后投过杂志社过了少量的稿,我并不是多么厉害的人物。
最近突然get到一个词:社交卑微型人格。简单来说就是:别人稍微对你好一点儿你就被感动了,对于他人给的不公平待遇或伤害极易选择原谅,总是牺牲自己来挽救所有事情,很难去拒绝别人,用委曲求全、艰难讨好来维系关系,心里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好受却屡试不爽。本期我们就一起来吐槽这个扎心的话题——社交卑微型人格,是你吗?  元气少女:我就是这种卑微型人格,深受此困扰已久,永远不长记性,别人稍微对我好一点儿就被感动了
我们308寝室一共仨人,转眼间就要剩俩了。  省内高职提前招生,航哥随随便便去考了一下,就差点没考上。同学们纷纷猜测录取航哥那个学校是不是愚人节跟航哥开玩笑。后来打电话一核实,搞什么嘛,还真被录取了。于是,我断定,一定是阅卷老师那儿出了什么问题,八成阅卷时用手机看韩剧了。  早已厌倦高三生活的航哥像是下了架的鸭子,一下子撒了欢。他立即狂奔到篮球场扣了个篮,虽然他才170多一点不到180。  这家伙
专业千千万,选谁才对盘?  本以为高考过后万事大吉,可没想到却在选专业这关犯了难。  拆“砖”业,为你解决专业难题。  让我们一起选取适合的专业,走上人生巅峰!  高考之后的一段时间,我都在担心没有大学上,虽然我的分数高高过了二本线。  不安还是像秋天的落叶一样,风一吹就“噼里啪啦”落了满地。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南京晓庄学院独具慧眼留下了我,我这才有幸在升学宴上,红着眼睛对一众高中同学说:“兄弟们,
“蝉鸣、树荫、烈日、贩卖机和厚重的云。  “朋友、梦想、满是秘密的本子和懵懂的爱情。  “它有着所有关于青春和夏天的元素,外加一个不知所云的名字——《企鹅公路》”  科研男孩
四年前的某一天下午,“日月无光”,老黄开着车把不情愿上学的我“拖”到这个市里面最好的高中,把行李从车上拿下来之后,他“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好好照顾自己,我回去陪你妈妈了,再见。”而后留给目瞪口呆的我一车的后尾气,没有回头,任凭我在风中凌乱。  那时,看遍偶像剧的我,自然是希望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帅到炸裂苍穹的小哥哥过来帮我提行李,然而希望也只是希望。好心人是有,但不是我期待中的形象。  “同学,
继高考之后,人生最寂寞的时候应该就是考研了。大概是割韭菜割到了这一茬,这两年总是绕不过考研这个话题。  这一年里,我手机里加了很多考研的学弟学妹,初试下成绩之后,来咨询调剂的也不少。只有芙蓉迟迟没有动静,她没主动说,我也不主动问,但我心里大概有数了。  终于还是芙蓉先开口,在上个月月初的一个夜晚。  她已经开始实习了,是她一直以来挂念的岗位,藏着掖着没告诉我是怕我替她可惜。  芙蓉是我大学学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