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提问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有效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构建高效课堂。那么,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建构高效课堂呢?
  一、巧设悬念
  教师要根据文本,把握文章的脉络,巧设悬念,把学生的思路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任务上。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凡卡》一文,在结尾设计提问:爷爷有没有收到信?作者为什么用凡卡的梦来结尾?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用梦结尾,说明凡卡要回到爷爷身边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永远也实现不了;有的说,凡卡的信没有贴邮票,也没有写清地址,收信人是收不到的,所以他回不到爷爷的身边,只有在梦里才能和爷爷团聚;也有的说,用梦来结尾非常含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瞧,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设计的问题容量大,就会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二、难易适度
  提问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联。如,教师在教四年级的《九寨沟》这一课时,就可以提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为什么称为“九寨沟”?较难的——为什么说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更难的——为什么会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采用的提问方式,应根据班级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能力差异,恰当选用,使提问难易适度。问题难易适度,学生才会获得成功,才能促进学生产生自豪感。
  三、拓展想象
  学完课文,教师朝深处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激起学生深入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有位教师上第二册《棉花姑娘》一课,在课尾,她提问:棉花姑娘会怎么感谢七星瓢虫呢?学生纷纷展开大胆的想像力,有个孩子作出了有趣的回答:“棉花姑娘会用棉花做成被子送给七星瓢虫让他冬天盖,好暖和暖和。”她给予了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你真懂事,是个心怀感恩的好孩子。”孩子听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又教育了学生做人要知道感恩。
  四、把握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把握时机。如果时机得当,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时机不当,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在课堂教学中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是学习全文的关键,我围绕中心句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句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中心句,初步明确课文的中心,然后弄清围绕中心句所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词语,把握课文的中心。
  再如有位教师在教《月光曲》一文时,对“陶醉”一词的理解,他是通过三个步骤让学生加深理解,正确运用的。
  他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兄妹俩怎样了?”
  学生立刻齐声回答:“陶醉了!”
  “‘陶醉’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查查字典。”
  学生翻查字典,了解“陶醉”的词义。这时,他又问:“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
  这个问题比较灵活,没有现成的答案,他引导学生把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体会。
  经过思考、议论,学生找到了答案:兄妹俩生活贫苦,又渴望亲耳聆听到贝多芬的演奏。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的希望突然变成了现实时,自然就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穷兄妹俩在他们破旧的茅草屋里听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弹奏的曲子,他们非常激动,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所以被动听的乐曲所陶醉。
  他笑着点点头,又不失时机地提了一个问题:“‘陶醉’一词还可以怎样用?”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牢固地掌握了“陶醉”一词的词义及正确的用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根据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生成的问题而灵活地变化,在课堂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金都小学)
其他文献
任何语言都和某种文化紧密联系着,英语也是如此。而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语言作用中一些模式和规则更与文化因素不可分割。因此,当学生不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时,就无法确切地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有什么不同,就难免会用自己国家的文化去看待外国人的想法、行为,从而导致交际障碍。  英语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跨文化的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的
本文介绍铝压铸件精密加工设备的发展过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种设备的优缺点及克服缺点的措施,对我国铝压铸件机械加工厂及机器生产厂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介绍了灵丘县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阐述了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的概念及实施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的基本内容,提出了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实现的机制。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以及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指导中凸显学生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的体验,个性化的表达,提升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一、关注阅读品质的培养——让学生乐读  阅读的兴趣关系到
恩格斯把思维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无可否认,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巧设疑问 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family这一单词时,我说:“可别小看这个单词啊,包含了很深的意思呢?有一个句
在考察德国Buderus公司、SMS—Hasenclever公司、Reynolds aluminum 厂、Ingeesoll公司、德国联合铝业公司(VAW)波恩大型材挤压厂、Alunorf铝板带厂和莱茵铝厂以及德国通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