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干预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干预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压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0/50),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的干预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卧床 压疮 干预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敏感性弱、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被压迫,再加上部分患者营养状况不良、病情严重、体位受限以及皮肤受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压疮的几率较高[1],并且病情比较严重,治愈难度大,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在治疗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干预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压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3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为(63.56±7.11)岁,其中20例为脑外伤,10例为脑出血,10例为脑梗塞,10例为10例为心脏病;观察组中3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为(63.87±7.43)岁,其中15例为脑外伤,12例为脑出血,7例为脑梗塞,8例为脑梗塞,8例为心脏病。两组患者在病情、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护理,即病房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一般来说,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护理。
  每2h帮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半坐位时,应该帮助患者坐稳,避免身体下滑,同时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潮湿与摩擦,经常用温水帮助患者擦拭身体,并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2)营养支持和原发病治疗。营养不良也是导致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的一个主要因素。护理期间,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安排,让患者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高热量、富含微量元素、高蛋白以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还应该将创面分泌物的培养结果作为依据,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原发病,并严格按照医嘱,运用参麦参芪注射液、脂肪乳以及氨基酸等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3)创面局部护理:①彻底清创。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再运用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液对溃疡面进行冲洗,完成创面清理后,给予氧气吹气,30min/次,2次/d,再在创面上涂抹碘伏,保护疮面;②红外线照射并湿敷。将8万U大庆霉素和5ml新鲜血浆混合在一起,摇匀后,取2/3混合液涂抹于创面,再运用红外线对创面进行照射,通常照射时间控制在10~15min左右,照射距离控制在45~50cm左右。最后将剩余的1/3混合液倒在无菌纱布上,并敷在创面上,再用一层无菌敷料进行覆盖,使用胶布固定,2次/d;(4)心理护理。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病程长、与外界接触少,容易产生抑郁、压抑以及孤独等负面心理,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倾听患者心声,耐心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患者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者摆正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护理,观察组40例痊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20例痊愈,20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并且观察组42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30例非常满意,11例,9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指的是身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期受压,阻碍血液正常循环,局部持续营养不良、缺氧、缺血而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和糜烂的一种疾病[2]。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营养吸收功能差、表皮再生能力弱、局部循环障碍,所以压疮的病情比较严重,不仅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所谓循证护理,主要指的是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从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优化护理内容,让护理人员有针对性、预见性开展工作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护理满意度高,護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的干预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确保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云峰,石秋莲,李小杏,汪克林,梁惕湖. 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重症压疮干预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17(8):58-59.
  [2]叶屏,黄静敏,曾斐,文彩虹. 循证护理在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3,12(6):89-90.
  [3]靳淑慧,任云娟. 循证护理在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0,15(3):281-282.
  [4]房欣. 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压疮预防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4,26(3):226-22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实施健康教育对哮喘防治方面的价值,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提高自身护理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12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由护士完成健康教育的方式,试验组采取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出院每月进行健康教育及随访一次。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控制明显降低,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摘 要】 目的:筛查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因素,探讨孕前健康检查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提高新生人口素质。方法:按照县《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签署知情同意书,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和填写,对320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档案》表进行分析。结果:我镇9个村共640人接受有关优生优育和孕前优生健康教育。有320对夫妇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查出异常和各类疾病共
【摘 要】 目的:通过相关研究和数据得出护理糖尿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当中的关键点。方法:选取2014年本院所收治的共计100例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相关数据,认真总结和概括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中、血液透析后的相关机能数据。结果: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完血液透析中出现了7起血压大幅度降低、8起身体综合机能失调、3起发烧、3起凝血、1起心肌梗死。结论:通过安全的护理、仔细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在普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中收治卧床超过3天的730例患者,以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报告表的时间点为准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时间为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350例为研究组,而2011年1也到2012年12月收治38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比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80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均恢复到病前状况。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临床护理  糖尿病的一个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为低血糖。可以说在引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