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t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数学;理念;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领会教材,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新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它着意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即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出课本中的典型题目,并努力创设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情境,设计新颖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学生产生进取心。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掘例题的发散性、变通性,启迪并引导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从多角度看问题,挖掘各个不同层次上的数学材料的潜在功能,在变化和引伸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学习知识和获取创造力统一起来。
  四、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背景材料,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学会并掌握数学建摸的方法,帮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利用新教材中多次出现一题多解的例子,让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
  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应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地把个性展现出来,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追求创新的价值,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七、创设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本例、习题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但例、习题由于作为新知识的应用,解答时往往只与本节的知识有关,学生也习惯与本节知识挂钩,而且思考方法比较单一,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不能有效发挥例、习题的功能。开放性问题在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追求大统一,不搞一言堂,不设计标准答案,不乱轻率的否定学生的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多视角,多层面的探索和研究问题,寻求不同答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打开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各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愿数学教学能真正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已形成共识。目前,上海工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从传统规模性增长向调结构、提质量、重升级的新兴动力培育
提高教学效率是课堂改革的目标之一,解决课堂内外阻碍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是当务之急,为此,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摘 要:针对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提出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人性化以及网络化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所学的知识,进而大幅度推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  传统高中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中做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从反馈回来的信息总结出传统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具有盲目性。教师布置作业
写作历来是语文教育的软肋,“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 在校本作业的布置与落实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留心生活中的真善美,累积作文素
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提出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新形势下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实践“四种形态”,不光是
期刊
摘要:服装是时尚的一种体现。一套合适的服装,是服装设计师呕心沥血的成果。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美学、市场学、色彩学等。本文就对服装设计的三要素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款式 色彩 面料  一、服装设计要素之款式  服装款式的设计是需要设计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揣摩和思考才能逐渐形成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民族风情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给设计者带来无限的灵感。  服装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建筑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时代在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因为其方便智能的特点越来越收到关注和重视。对于智能化建筑而言,其中的弱电工程的施工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其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从而满足居民新的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设计和实施,然后进一步对其施工及其验收进行探讨,最后,分析了如何做好弱
幼儿的音乐教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也就对幼儿音乐教师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