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养猪场的检疫防疫工作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主要食材。但如在肉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疫病问题,不仅会造成养殖者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威胁误食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笔者从养猪场检疫、防疫工作入手,就强化养殖场检疫及防疫工作,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养猪场;检疫;防疫;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6-0033-02
  猪肉是人们生活的主要食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猪肉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带动了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养猪场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管理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猪养殖过程中,感染疫病的种类较多,如检疫、防疫工作不认真导致疫病暴发,不仅会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益,还可能由于病猪处理不当影响误食者健康。本文从检疫制度、疫病监测处理、种猪隔离检疫等角度,对如何加强养猪场检疫、防疫工作,发表几点看法。
  1 完善养猪场免疫制度及药物预防制度
  就生猪养殖过程而言,相关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猪疫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级别,综合性地制定符合养殖场实际需求的免疫制度,并严格遵照免疫制度规定的内容进行免疫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生猪免疫档案建设,通过档案详细记录生猪预防接种的各项信息,包括剂量、次数以及间隔时间等。对于部分地区强制规定检疫的病害,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应积极配合,做好防疫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并根据免疫制度规定程序进行免疫。
  对于少数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处理和体弱多病的猪,在补栏后应立即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免疫,同时注意做好相应的档案记录工作。另外,养殖场需注意孕期小于两个月的母猪,不适宜进行免疫,需在母猪生产前7 d和生产完毕 45 d后进行免疫,完善相应的免疫档案记录,并佩戴免疫耳标。
  为确保免疫工作的有效性,相关部门还应严格免疫操作程序,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冻干疫苗必须在合适的低温环境中保存,以确保疫苗质量,防治疫苗变质问题的发生。另外,禁止反复冷冻疫苗,在免疫过程中,秉持现配现用的原则,禁止重复使用剩余的疫苗;二是禁止冷冻水剂或油剂类疫苗,此类疫苗应在4 ℃~8 ℃环境下进行保存;三是免疫操作时,工作人员需根据相关标准确定注射剂量,以确保免疫效果,严禁重复使用同一注射剂进行注射,防治出现交叉感染。
  养猪场养殖过程中,还需综合养殖场所在地的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的实际危害状况及流行特点,科学地选择药物以进行防治。对于抗生素类药物,养殖场需综合考虑生猪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信息,依据相应的用药标准科学用药,加强生猪饲养管理,确保药品种类和剂量。
  2 加强养猪场检疫及疫病监测处置力度
  养猪场检疫及疫病监测是检疫、免疫工作的主体,直接影响着生猪养殖的疫病监测效果,相关部门需重点强化以下几点内容:一是根据调入及调出检疫制度,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工作。养殖场引进新的种猪,必须在地方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进行检疫,并且确定合格后,才能调入。新种猪成功调入后,还应根据隔离制度,实施必要的隔离处理。生猪调出同样需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送检,检疫结果合格后方能调出;二是兽医人员需定期组织系统的养猪场疫病检查。兽医在检查过程中,通过观察生猪成长的状态,对生猪疫病情况进行判断,并做好检查记录。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生猪患病,需进一步检查疫病种类和疫病成因,初步判断疫病传播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疫病防治方案,对疫病进行控制防治其进一步恶化扩散。疫病发生后,兽医需及时将检查结构上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三是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主要传染性疾病抗体检测,评估养猪场免疫工作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对养殖户免疫程序进行针对性指导,及時发现隐形疫病感染猪。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检疫、防疫宣传,提高养殖户检疫、防疫意识,使其自觉接受抗体检查。如发现疫病疑似病例,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消毒处理,病情进一步确诊后,则需根据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相关要求,通过隔离、紧急免疫、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防疫。如确认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应及时采取隔离和封锁措施,捕杀疫病生猪,并做好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避免疫病的进一步恶化扩散。
  3 种猪隔离检疫阶段的饲养管理分析
  3.1 种猪到场准备工作分析
  种猪正式入场前,饲养人员应保证其提前进入隔离场,所有人在隔离器只能进不能出,并且隔离期间严禁任何外来人员进入隔离区域内。相关部门应确保隔离区内各项生活物品足够一月时间的消耗,在食品准备采购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选择专门的食品市场,以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所有饲养物品均需经过两小时以上的紫外线照射方可入场,未达到相应消毒要求的物品禁止入场。对于部分光照消毒效果不明显的物品,应选择适当的消毒手段进行消毒。所有进入隔离区的人员、物品和其他生物均需做好登记,需有专职的检查部门,全程巡视检查隔离区,避免其他生物靠近。
  3.2 种猪隔离检疫期
  种猪引进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对种猪耳标、号码等进行逐一核对,并做好记录。隔离期间,应综合考虑性别、数量、品种、年龄等标准,以便科学分群,严格控制种猪的实际饲养密度。隔离区内禁止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避免出现假阳现象。工作人员需在每天上午十点,检测猪的体温,观察猪的健康状态。隔离期间饲料配方需格外注意,逐渐完成饲养成分的更改,避免引发种猪的应激反应。此外,可适当饲喂一定数量的电解多维和维生素,以提高种猪的抵抗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检疫、防疫工作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应从养猪场免疫制度、检疫及疫病监测、种猪隔离检疫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养猪场检疫、防疫工作,及时发现患病猪并做好疫病处理工作,以促进养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5篇,略)
其他文献
周五上午,我习惯提前来到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专科门诊:一进门.一位中年男子搀扶着妻子从拥挤的人群中站起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医生!我是第一号,请你救救她”.他含泪继续述说,妻子
研究显示,用无抗球虫药的饲料来生产肉鸡,存在部分可能性,或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可能。用球虫病天然的防制方案进行的一项田间试验显示了一个有应用前景的结果。
两栋鸡舍,每年均能饲养5 000羽蛋鸡,年产鸡蛋150万枚,这对饱受干旱和艾滋病困扰的国家斯威士兰影响深远。在国际蛋品行业的帮助下,并随着"迦南项目"的开展,一家家禽公司建立了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信息和生物产业也正在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领导力。作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运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医疗器械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民生产业和
摘 要:H7N9禽流感最早在2013年3月末,在我国上海和安徽发现了3例病例,疫情的发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影响,本文分析了H7N9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H7N9禽流感;预防和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3-0042-02  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
盈康十年来借优良的性价比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广大中国用户的信赖.并取得了骄人业绩。“市场竞争是无情的,不进则退.在竞争激列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要想完成销售目标.势必要采取一
减少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使用正成为一场全球性的运动,同时越来越多的农场表示,只要把关注点放到动物的肠道健康上,不必牺牲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也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困扰养猪生产者二十余年的病毒性疾病。由于该病毒基因时常发生重组,做好准备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