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量放大的中红外辐亮度定标技术研究

来源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基于参量放大方法定标中红外辐射源辐亮度的原理和实验装置,推导了不同偏振态的辐射源的辐亮度和单位模式光子数关系式。实验采用大功率连续532nm激光泵浦非线性LiNbO3晶体,产生632.8nm和3.34um波长的下转换光子,利用这对可见一红外下转换相关光子对在时间、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在红外下转换光子方向注入待测中温黑体辐射源,通过测量632.8nm下的转换光子信号的光子计数,实现黑体辐射源在3.34肛m波段光谱辐亮度的绝对定标,报道了1.53%的定标不确定度。
其他文献
差分吸收光谱仪具有114°×0.5°的视场、0.3~0.5 nm的高光谱分辨率、13 km×48 km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技术指标要求,为了达到这些技术指标,不仅需要光学系统设
2010年广州亚运会及残运会期间利用大气细粒子谱分析仪对广州城区和周边地区进行了大气细粒子谱的连续在线监测。研究了测量获得的粒子数浓度谱,分析了粒子数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并对各个模态的粒子数浓度变化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在较小粒径。核模态粒子的数浓度主要受交通排放和气相成核影响,其中大学城站点呈单峰值分布,鹤山站点呈三峰值分布。爱根核模态粒子的数浓度受人类活动和核模态粒子涨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QT离散度(QTd)及QTc离散度(QTcd)与心脏危险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88例AMI的老年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与AMI进行比较。溶栓用尿激酶150~20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然后测
介绍了利用夜晚恒星辐射测量整层大气透过率的仪器及定标方法。基于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利用Visual C++6.0开发和完善了整层大气透过率采集程序,使仪器具有自动采集数据功能。利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全麻恢复期寒战的效果.方法 在全麻下行PCNL患者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曲马多组(T组)、对照组(C组),每
将城市主体结构简化为两侧为建筑物中间为道路的街道结构,并假定街道径直走向,在一个像元内为无限长,采用几何光学的方法分别计算楼房顶部、竖直墙面以及道路对像元辐射值的贡献.从而构建了大尺度下城市主体结构的二向反射率因子(BRF)模型。在微尺度上考虑了城市结构自身表面的BRF模型,由于在某个城市像元中还可能存在植被,因此模型中还考虑了植被的BRF模型,从而完成了对城市地区BRF模型的构建。对构建的模型进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近年来随
期刊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SPGD)是近年来广泛发展的一种无模型优化控制算法,它具有速度快、无需信标光等优点,得以运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利用相位屏法数值模拟激光大气传输过
星上定标漫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测量不确定度直接影响着星上绝对辐射定标的精度。现有的BRDF测量装置难以在功能和测量精度等方面满足星上定标漫射板BRDF测量的要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