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研究——以地级市数据为例

来源 :当代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外部宏观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流动性匮乏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成为影响科技型企业研发、运营和长期效益的重要问题,而投融资期限错配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为了深入研究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现状和问题,本文以常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科技企业贷款发放的总额和家数,其次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剖析了科技企业贷款期限错配的情况,并利用科技金融贷款额推算了期限错配信贷的总规模,最后探讨了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产生的原因,剖析了可能产生的后果,尤其分析了其中过桥贷款的风险问题.
其他文献
高铁改变了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联,通过强化知识溢出和优化创新要素布局配置,既提升了中小城市的企业创新能力,又拓展了其经济空间.本文采用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及2SLS工具变量法,系统研究了高铁开通后与中心城市在交通距离和通勤频率共同作用下城市空间关联的动态变化对非中心城市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 显示:与中心城市开通高铁显著提高了非中心城市的企业创新水平;非中心城市企业创新水平随着到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增加而衰减,通勤频率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高铁开通后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联
对口支援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区域政策创新,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背景下,有必要对对口支援政策的减贫效应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取向,以接续充分发挥其助力作用.本文在分析对口支援政策减贫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将省际对口支援西藏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西部10个省份1986 ~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SCM)实证分析了对口支援政策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对口支援政策对西藏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这一效应大小并不稳定,表现为在政策实施初期的减贫效应十
家庭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5年的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普惠金融、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及金融素养均对家庭金融脆弱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金融素养的上升降低了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抑制作用.普惠金融及金融素养显著提高了低金融脆弱性家庭的金融脆弱性,但对中高金融脆弱性家庭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研究发现,随着普惠金融指数的增加,农村家庭的金融脆弱性会比城镇家
期刊
近30年来,东部地区的低知识、低技术密集型技术逐渐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中国地区间技术变化呈现出雁行式变迁的特征.本文通过测算地区技术邻近度等指标,构建地区技术空间,揭示了1990-2016年中国技术邻近度提升表现出从以中等邻近水平为主转变为以高邻近水平为主的两阶段特征;技术中心度不断提高且区域分布差异扩大,中部地区技术中心度逐渐超越东北和东部地区;各区域技术多样性均逐年增加,东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地区表现出明显追赶趋势等典型事实.实证检验发现,地区间技术邻近度的提高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原油宝暴雷事件,反映出我们对于国际原油市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投资的风险把控还不到位,市场的监管制度也不够完善.文章选用WTI原油期货指数、国内原油期货指数以及国内原油产业链上中下游股票板块指数数据,通过使用Vine Copula刻画三类市场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以风险最小为目标函数来分层构建优化投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Vine Copula-Mean-CVaR投资组合优于等权重投资组合以及Mean-VaR投资组合,同时金融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风险调控,具有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广泛
为了探究时间因素对产品众筹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产品众筹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产品众筹中主要的时间因素(筹资时间的长短、筹资阶段的早期特征、筹资阶段的晚期特征、交付时间的长短、连续众筹的特征)对众筹结果的影响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企业决策给出相关建议,指出企业应设置合理的筹资时间,增加早期互动行为与资本积累,设计激励策略以减少晚期搭便车行为,努力提升交付水平,并从之前的众筹活动中总结经验.
2002年至今,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为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膨胀速度加剧,但是经济增长却未实现预期的效果,即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非一致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2008年至2019年社会融资与经济增长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为了更加有力地阐释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利用半参数和GMM估计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结合现实情况解释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背离
通过对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的制造业价值链进行分解,测算各国最终产品增加值的来源国及部门分布,并运用GVC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的价值链互补性.结果 表明: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绝大多数GVC的互补性较强,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的价值链合作有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欧盟主要国家与中国GVC也有较强的互补性,互补性主要体现在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各类服务业方面;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的价值链分工呈梯度特征.因此,应推进中欧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价值链深度融合与提升;实施中欧协同创新驱动;不断提升中欧价值链合作的质量与
新一轮工业革命席卷全球,世界高度互联互通,智能化、信息化高度融合,资源集聚形成高度垄断,推动了行业的更迭、生产流程再塑、模式的创新、投资布局影响因素的改变等.中国面临着挤出风险、国际分工掉链、产业避实就虚、信息安全冲击等诸多挑战,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将迎来大洗牌.本文分析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及对中国产业的冲击,最后提出确保高端制造业的骨干地位,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产业稳链补链强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业创新氛围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