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促性腺激素瘤的诊治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h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性促性腺激素腺瘤(functioning gonadotroph adenomas, FGA)是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垂体肿瘤,因为其发病率较低,且一般仅在出现明显临床表现时才会被确诊,故经常被临床医师漏诊或误诊。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献及病例报道较少,本文主要总结了FGA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远期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β-arrestin 2缺失对小鼠骨重塑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16、26、30周龄β-arrestin 2敲除雌鼠和野生型雌鼠,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检测其全身骨密度,微CT检测股骨微结构,RT-PCR检测骨形成、骨吸收相关因子和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1的表达。结果β-Arrestin 2敲除雌鼠在16周龄已出现全身骨密度降低,16、26、30周分别降低了8.10%、7.53%
测定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血清尿酸、胰岛素和血糖,检测脂肪、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 mRNA水平。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大鼠造模后期脂肪骨骼肌组织中GLUT-4,IRS-2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高尿酸血症诱发胰岛素抵抗与脂肪骨骼肌组织的GLUT-4、IRS-2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筛选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踝肱指数(ABI)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下肢动脉病变组(B组)、2型糖尿病伴重度下肢动脉病变组(C组)及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检测血清ANGPT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生化指标、HbA1C、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腰臀比、体重指数
流行病学研究是发现糖尿病特点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其防治成效的基础,因此不断完善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本身就有其重要意义。
回顾性分析107例男性催乳素腺瘤患者治疗前垂体功能减退的特点。发现该组患者生长激素轴和性腺轴减退发生率最高;且对于大腺瘤(>1 cm)患者,瘤体直径增大和高催乳素血症并不明显增加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但其可作为判断减退程度的指标之一。
期刊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9例桥本甲状腺炎(HT)及26例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甲状腺标本中IgG4及IgG的表达,将HT组分为IgG4阳性组(IgG4 HT,10/29)与阴性组(19/29)分析临床与组织学特征。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IgG4染色阳性(2/26)。IgG4 HT的IgG4+浆细胞数、IgG+浆细胞数、IgG4+/IgG+浆细胞比值、术后接受甲状腺素治疗的比例高于非I
探讨网膜素(omenti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对照组、PCOS体重正常组、PCOS超重/肥胖组的血清网膜素浓度有统计学差异[(115.29±33.92)、(111.12±34.50)和(42.85±19.39)pg/ml,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患者网膜素与体重指数、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观察长期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智发育的影响,探讨青春期和成年后的远期疗效。15例早年患者中14例是筛查发现,现年15~31岁,男9例、女6例。(1)治疗10多年至青春期时,回访年龄12.6~18.1岁,患者身高14例正常,体重8例正常,6例超重,只筛查出的首例患者身高154 cm,体重43.5 kg,均低于标准。X线骨龄9例正常,1例发育较快,4例左腕骨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