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与经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14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 URL组),23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组),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RLU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URL组的64.4%(χ2=4.15,P<0.05);RLU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0±7.8)min、(38.0±4.6)mL,明显高于URL组的(46.5±7.2)min、(10.0±3.2)mL(t=6.23、5.20,均P<0.05);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明显低于URL组的21.5%(χ2=4.06,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URL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RLU组有1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肥胖患者在麻醉苏醒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结果。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是27例肥胖患者以及同时期BMI<30 kg/m2的非肥胖患者27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相近,在手术后都进入麻醉后监护室( PACU )接受治疗。在PACU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
目的 比较高龄(年龄≥7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保守治疗后24个月的预后情况。方法:34例高龄ACS住院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71例以标准方法行PCI治疗,对照组63例为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出院后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病死率2.82%(2/71);随访24个月心血管事件
目的 比较扩大翼点入路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11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扩大翼点入路术组58例(观察组)和传统手术组54例(对照组)。观察和评价两组术后GOS分级,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3、6天颅内压及术后两组预后结果。结果观察组植物生存率为10.34%(6/58),低于对照组的27.78%(15/54)(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