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给予剂量及方式对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来源 :卫生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环磷酰胺以及给药方式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探讨环磷酰胺的最佳给予方式以及最佳给予剂量。方法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方法。将小鼠分为A、B、C、D、E、F、G和H共8个组,A、B、C、D组分别经口给予蒸馏水(溶剂对照组)及40、60和80 mg/kg环磷酰胺,E、F、G、H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蒸馏水(溶剂对照组)及40、60和80mg/kg环磷酰胺。采用30小时给予受试物法,取小鼠股骨骨髓,观察骨髓细胞微核率变化。结果无论是经口给予还是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随着环磷酰胺给予剂量增大,小鼠骨髓微核率逐渐增大,符合剂量-反应关系;当环磷酰胺剂量为40 mg/kg时,雌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产生的微核率明显高于经口给予环磷酰胺所产生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经口给予环磷酰胺的最佳剂量推荐为6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最佳剂量推荐为40 mg/kg。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T_(>MIC)的简易数学模型,通过%T_(>MIC)理论指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方法:以一室药动学模型为基础,建立等间隔等剂量重复静滴给药的T_(>MIC)的
传统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由于未考虑岩土体材料参数的变异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尚不能直接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特别是动力稳定性可靠性分析
初中语法教学较为枯燥,面对各种句型和固定的短语搭配,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并且兴趣不高。这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很少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缺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