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qlhh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数学课本第93页,9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用厘米进行简单的测量,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用具:1厘米小棒若干,5厘米小棒若干,学生直尺,各种测量物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听吗?那我们就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
  (播放动画阿福的新衣)
  师:刚才的故事中,有一个“一拃”大家知道什么是一拃吗?课件出示。
  师: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这一段的长度就是“一拃”。
  教师:现在,大家再来想一想阿福的衣服为什么做小了?
  生: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师:是啊,徒弟和师傅的手不一样大,看来用手去测量容易出现问题,那应该怎样去测量呢?
  大家跟我们古时候的发明家想到一起去了。为了方便测量,于是制造了一个标准的测量工具——尺子。大家想认识尺子吗?
  二、认识尺子
  (一)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仔细看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上还有什么?
  (二)梳理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长短不同的小竖线,都叫刻度线。
  刻度线长短不同,就可以代表不同的长度单位。
  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有哪些数呢?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这些数字都叫刻度。如果尺子再长一点,数字就会更多。可是,不管尺子是长还是短,只要是完整的尺子,都会从哪个数字开始呢?
  师: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
  师:以前,我们学过0表示一个也没有,在这里0表示起点。就好像我们跑步的那条起跑线。所以到了测量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开始?不是有句话嘛:一切从0开始。
  师:其实尺子上还有一个很小地方,你发现了吗?有两个英文字母cm,表示厘米。(板书厘米)跟老师一塊读一下这个新朋友:cm,厘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厘米的知识。(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三、认识1厘米
  (一)找出尺子上的一厘米
  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想知道吗?
  师:老师的尺子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放大的。在尺子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5~6的长度也是1厘米。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5~6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尺子上其他的一厘米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看,老师这也有,我们一起来看(幻灯片演示),1~2,2~3,3~4,……11~12,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
  生:1厘米
  (二)借助小棒比划1厘米
  师:在你们的小盒子里就有一根1厘米的小棒,你能快速的找出来吗?哪一根才是?
  师:像老师这样,轻轻的捏住,仔细的看一看它。然后把它抽掉,再放回去,再抽掉,手不要动,保持住。原来这就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再用你的小手比出1厘米,比的准吗?用小棒验证验证。
  (三)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再仔细的看一看它,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宽度或是厚度大约是1厘米?
  师:原来,我们的手上就有1厘米啊,这个发现可重要了。当我们忘记1厘米有多长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身体上的这把小尺子。
  师:请大家把小棒放回去,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有多长呢?睁开眼睛,再用你的小手比出1厘米。比的越来越准了,看来同学们心中的这把小尺子,越来越准了。
  四、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能从这把尺子上找到2厘米吗?(出示标着小棒的尺子)你是怎么找的?
  师:大家看一看,从1倒3是2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你还能找到其他的2厘米吗?
  师:我还想找3厘米,你能帮我找出来吗?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3厘米,你们发现3厘米都有几个1厘米?
  原来只要找到了3个1厘米就找到了3厘米。你还想找几厘米?自己在尺子上找一找,然后告诉你的同桌,看看你找到的对不对?
  师:老师也找到了几个,你们来猜猜我找到的是几厘米。
  5~10的长度是几厘米?2~8的长度呢?
  师:同学们数的越来越快了。现在大家静下心来,再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五、 测量方法的学习
  (一)量小棒
  师:你能用心里的1厘米估计一下这根小棒的长度吗?你是怎么估的?
  师:估的准不准呢?动手量一量。
  学生实物投影展示。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找两个学生一错一对展示。)哪一种方法更准确呢?你有什么要说的?
  师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一般将物体的一端和0刻度线对齐,再把物体放平,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厘米,就读几厘米。
  (二)量一拃
  师:同学们能测量出自己一拃的长度吗?同桌合作,测量出一个同学的一拃,再测量另一个同学的一拃。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师:我们班的小明是这样测量的,你能读出是几厘米吗?
  投影出示,不到12厘米.
  师:到12厘米了吗?离谁近?
  生:12厘米近。
  师:不到12厘米,离12厘米近,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是大约12厘米。
  师:想知道老师的一拃有多长吗?大约21厘米。现在我们更清楚阿福的衣服为什么做小了。
  看来,尺子真能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呢!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测量?
  测量实物的长度:橡皮的长度,曲别针的长,棉棒的长。
  
  
  
  
  
  
  (三)断尺测量
  师:同学们量的热火朝天,老师也测量了一支铅笔的长,你能帮我看看是多长吗?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看来没有了0刻度,我们照样可以测量。
  六、小结
  如果老师让大家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你认为合适吗?那得多大的数啊,所以就需要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我们以后再学。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许多高中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显得十分被动,这显然把教师放在了主体位置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上,这是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更不能适应素质时代的英语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与同行分享。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地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节日。  我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捐献给了灾区小朋友。爱心公社的工作人员说了至少要积攒到50元以上才能捐献一只爱心书包。我小心翼翼的端出储蓄罐,并数了数里面的钱,有4张5元,一张10元,一张50元,20个1元。我算了算:4×5=20(元),10 50 20=80(元),80 20=100(元)。100元里面有2个50元,正好可以捐2只爱心书包。  能用自
期刊
一直以来,都觉得文艺女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自由地飞过,不会在天空留下痕迹。
流浪,一定是没有目的地的,所以比起旅行。我想流浪这个词更适合我想要的出走。背上崭新的背包,锁上熟悉的门、微笑着告诉自己:这将是一次快乐的游荡!每到一个地方,不去查找什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