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当代转型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伦理基础.对此,我们要不断发扬光大,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之在传承文明、调节经济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运行机制转轨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挖掘传统诚信观中的宝贵资源,作为建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借鉴和思想基础.
其他文献
根据公共选择原理,财政关系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像所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一样,财政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如逆向选择、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控
我国城乡教育关系经历了从城乡二元教育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演变过程,克服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历史和经验表明,中国这样的制定法大国,需要注重制定法和判例法的结合。为使中国这个制定法大国在连接判例法的过程中走得较为成功和顺畅,需要正确理解和诠释中国需要将制定法和
罪数个体标准是确定犯罪单复的依据和基础。刑法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确定罪数的唯一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我国罪数形态体系的内容和构造。通过从形式逻辑和实质内容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