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安农大工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新尝试。该文对《水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从教学前准备、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及教学考核3个方面阐述了具体实施情况,总结了实施该教学模式的体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水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96-02
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双语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4]。我院于2011年起开展校级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其中,对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水力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突破,是在教学实践中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水的客观运动规律,以及水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力学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给排水、水文环境、机械、动力、动能、化工、石油等领域,也是本校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建设项目增多,任务繁重,而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却十分紧缺;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责任层面来说,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此,在本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开展相关的研究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本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具体阐述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实施情况与体会。
1 《水力学》双语教学前的准备
双语教学不同于纯外语教学,不再是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纯外语教学把外语当作一门课程,把语言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教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是非常必要的。《水力学》课程通常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课,在此之前有部分同学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甚至英语六级考试,这部分同学无论是听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农业院校的工科同学来说,英语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有部分没有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在词汇量、听力等方面非常受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笔者对我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3个方面,一是当前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情况;二是学生学英语的主要渠道和时间保证情况;三是对《水力学》双语教学的中英文学时分配比例的建议和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预测。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50%以上的同学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同学们学英语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背单词、看外文电影为主,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h左右,对双语教学的期望是30%英文,70%中文,普遍认为听力是双语课程教学中的最大困难。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为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水力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专业词汇表,便于同学们在课程教学前进行预习,以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材料。
教学前的英语水平摸底工作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2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
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课程教学前需考虑的重要内容。经过广泛调研和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我们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学》双语教材。该套教材比较适合于初次接触《水力学》双语教学的学生学习,中英文并重,先用英语阐述,后面紧跟汉语内容,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适应双语学习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主要考虑《水力学》课程内容比较多,基础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基础部分的内容和大学物理的衔接比较紧密,学生对课程内容比较熟悉,而进展到课程教学的中后部分内容时,学生比较陌生,许多概念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新,应用双语教学,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定上,我们初选以前4部分章节作为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组织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十分必要。《水力学》课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演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用英文推算公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精心制作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多媒体课件非常必要,特别是在基本概念的讲述中,适当穿插某些概念的趣味性应用或者是比较知名的历史事件的介绍,辅以图片或视频资料,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可帮助学生加快适应双语教学。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补充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参与的科研实例,使学生学习掌握的水力学专业知识不仅仅停留于书本。比如在教学中穿插介绍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的科研项目,通过学生们自己用英文介绍,教师辅以说明,激发同学们学习水力学的兴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 《水力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语言能力。在《水力学》双语教学中,根据本专业与课程要求,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采用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要衡量基础知识的接受程度,又要反映能力的提高程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水力学》课程考试中,采用了闭卷考试(占70%)与课堂考核(占30%)相结合的办法。闭卷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考核为主;课堂考核着重考察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堂发言为主,这样学生就必须在认真学好水力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英语交流水平,避免出现学生消极对待双语教学的现象。
4 体会与建议
抓住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笔者进行了《水力学》双语教学实施方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下。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经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加以引导,充分重视双语教学专业创建工作,创造和完善双语教育环境,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加强对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教学指导,减少双语教学的盲目性。其次,提升师资水平。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因此,要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组织到其他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教师之间要开展相互听课、相互督促和相互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尽早让他们接触专业英语词汇,这些都是促进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加强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学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采用枯燥的教学模式。本来学生接受工科知识就觉得难,而加入英语后更增加难度。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最好能在课堂教学中辅以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视频、图片等以及实际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李娜,栗海燕.高校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23:159.
[3]杨合现.试析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意义及存在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0,9:81-82.
[4]丁琪,张权. 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3,5:90-91. (责编:陶学军)
关键词:《水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96-02
双语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双语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这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双语教学已成为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4]。我院于2011年起开展校级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其中,对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水力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突破,是在教学实践中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水的客观运动规律,以及水与其它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力学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给排水、水文环境、机械、动力、动能、化工、石油等领域,也是本校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建设项目增多,任务繁重,而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却十分紧缺;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责任层面来说,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此,在本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开展相关的研究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本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将具体阐述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及实施情况与体会。
1 《水力学》双语教学前的准备
双语教学不同于纯外语教学,不再是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纯外语教学把外语当作一门课程,把语言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教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是非常必要的。《水力学》课程通常在本科二年级下学期开课,在此之前有部分同学已经通过了英语四级甚至英语六级考试,这部分同学无论是听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农业院校的工科同学来说,英语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有部分没有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在词汇量、听力等方面非常受限,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笔者对我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3个方面,一是当前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情况;二是学生学英语的主要渠道和时间保证情况;三是对《水力学》双语教学的中英文学时分配比例的建议和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预测。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50%以上的同学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同学们学英语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背单词、看外文电影为主,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h左右,对双语教学的期望是30%英文,70%中文,普遍认为听力是双语课程教学中的最大困难。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学生的英语使用水平,为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水力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专业词汇表,便于同学们在课程教学前进行预习,以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材料。
教学前的英语水平摸底工作有利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2 《水力学》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
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课程教学前需考虑的重要内容。经过广泛调研和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我们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水力学》双语教材。该套教材比较适合于初次接触《水力学》双语教学的学生学习,中英文并重,先用英语阐述,后面紧跟汉语内容,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适应双语学习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主要考虑《水力学》课程内容比较多,基础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基础部分的内容和大学物理的衔接比较紧密,学生对课程内容比较熟悉,而进展到课程教学的中后部分内容时,学生比较陌生,许多概念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新,应用双语教学,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定上,我们初选以前4部分章节作为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组织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十分必要。《水力学》课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演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用英文推算公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精心制作能够抓住学生眼球的多媒体课件非常必要,特别是在基本概念的讲述中,适当穿插某些概念的趣味性应用或者是比较知名的历史事件的介绍,辅以图片或视频资料,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可帮助学生加快适应双语教学。
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补充学生可以亲眼目睹、亲自参与的科研实例,使学生学习掌握的水力学专业知识不仅仅停留于书本。比如在教学中穿插介绍我院在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的科研项目,通过学生们自己用英文介绍,教师辅以说明,激发同学们学习水力学的兴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 《水力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语言能力。在《水力学》双语教学中,根据本专业与课程要求,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采用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既要衡量基础知识的接受程度,又要反映能力的提高程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水力学》课程考试中,采用了闭卷考试(占70%)与课堂考核(占30%)相结合的办法。闭卷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考核为主;课堂考核着重考察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课堂发言为主,这样学生就必须在认真学好水力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英语交流水平,避免出现学生消极对待双语教学的现象。
4 体会与建议
抓住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笔者进行了《水力学》双语教学实施方式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下。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经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加以引导,充分重视双语教学专业创建工作,创造和完善双语教育环境,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加强对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教学指导,减少双语教学的盲目性。其次,提升师资水平。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因此,要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组织到其他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教师之间要开展相互听课、相互督促和相互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水平。第三,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尽早让他们接触专业英语词汇,这些都是促进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加强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学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避免采用枯燥的教学模式。本来学生接受工科知识就觉得难,而加入英语后更增加难度。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最好能在课堂教学中辅以趣味性较强的教学视频、图片等以及实际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乐学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李娜,栗海燕.高校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23:159.
[3]杨合现.试析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意义及存在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0,9:81-82.
[4]丁琪,张权. 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3,5:90-91. (责编:陶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