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工会与师德建设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hunzhao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正如《礼记》所言:“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可见,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委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高校工会组织要积极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把它作为工会组织参与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发挥自身作用、展示组织功能的重要内容,这既是从根本上维护教职工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服务全局、围绕中心的实际举措。
  
  一 高校师德的涵义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一个综合的范畴,是由信念、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所构成。师德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阶级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的人格要求。因此,教师的特殊职业决定了师德是教师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中的统帅和灵魂。加强师德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以德率才,以才养德,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特点不仅要求教师博学多才,更要求教师道德高尚。高校历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联系着整个社会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 加强师德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科教兴国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这些挑战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的优势,谁就能占领众多的制高点。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育在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正日益加强,教育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强有力的影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科技发展要求有承担为国育才责任的教师,用尊重科学的精神去教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祖国下一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观念和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自觉地强化敬业意识和献身精神。
  2 素质教育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主张以德育人,把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起自己的良好人格形象,为人师表,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形成教师自己的良好品格、和谐性格和务实风格,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榜样。素质教育主张以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为教育的出发点,要求教师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特长,教师要勇于和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习惯于发现、研究、保护学生中的奇异思维现象,避免用机械式的要求去造就同一面孔的学生。始终牢记教育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原则。
  3 营造良好学风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良好的职业教育水平、优化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广博的知识面,也不仅限于“传道、授业和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优良的师德,而且善于以优良的师德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将自己造就成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整个学校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正所谓“师德决定教风,教风决定学风,学风决定校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相反,不良师德同样会对学生带来不良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他们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只是出现在极少部分人身上,但它影响了学校教学改革、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带坏部分学生。时下,我们有些教师时常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差,但是,很少有教师想到,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不良行为中,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受那些不良的师德表殃影响而产生的。
  
  三 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对教职工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因此高校工会积极参与高校的师德建设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工会组织的有关师德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但长期以来,在高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师德建设是学校党委或行政的事情,工会只是关心教职工普通日常生活的基层组织而已,师德建设与工会工作无关。
  1 转变观念,发挥工会工作的优势和特色
  高校工会工作涉及面宽、组织面广、成员众多,与教师工作学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首先要转变过去那种认为师德建设与工会无关的观念,既要认识到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又要认识到工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师德建设不仅纳入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也要纳入到工会组织的工作计划和内容中。高校工会的职能之一是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高校工会抓师德建设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同时高校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会员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教职工,它的组织网络覆盖学校方方面面,这为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创造了宽阔的活动空间,提供了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而且高校工会有着一支专兼职干部队伍和积极分子队伍,他们大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热爱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这无疑是开展师德实践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2 抓住根本,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良好师德和教风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作用。任何一个高校的工会组织,都应当认识到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真诚关心教师成长,协助解决好住房、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敦促有关管理部门尽可能采纳教师提出来的改革建议,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努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有利于广大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崇尚科学、严谨治学的校园环境和教师成才的有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通过教师自己的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高校工会加强教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的“教书”过程,也是向学生传递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以及治学态度的“育人”过程。德才出众的教师在人格和学识上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高校工会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相对稳定的职业精神,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3 强化创新,扎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高校工会在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中要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充分利用自身开展活动时群众性强、参与面广、贴近群众、宜于营造气氛的特点和优势,把活动的开展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激励教职工上进和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结合起来,真正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提升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一是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凝聚教职工的力量。寓教于乐是工会开展教职工思想工作和凝聚力量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优势。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把教职工的思想教育融入学校文化活动之中,培养广大教职工爱校如家、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使教职工在各类活动中陶冶情操,塑造教职工团结进取、改革创新的文化内涵。二是认真开展各种推先评优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会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诸如评选“双十佳”师德标兵活动、文明家庭、优秀女职工、明星岗位、巾帼文明示范岗等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三是以职工活动中心为载体,开拓文化建设新阵地。充分发挥职工活动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增加教职工学习、娱乐活动的机会,充实教职工教育的内容,让时事政治、政策法规更加贴近职工群众,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激发教职工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
  4 维护权益,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
  高校知识分子一直是民主意识最强、民主权利要求最迫切的一个群体。他们渴望对政治的民主参与和渴求表达民主意识,积极要求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事务。高校工会理应关注它的特殊性,要代表和维护的首先是这一群体当前最迫切的权益,在协助学校党政领导做好工作的同时,尽力减轻学校改革带来的冲击,组织他们依法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努力为广大教职工创造公平公正、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高校工会要为教师多办实事,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我们在强调师德建设的时候之中,切切不可忘记教师的柴米油盐。只有切实地解决了教师的生活问题,解决了教师对自己的发展、成长、完善的进取要求,才能够使教师队伍团结稳定,使师德建设深入人心。要经常深入教师,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教师的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自觉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教工之家,成为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业意识,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我们正在不断探索工会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许多问题并不是一下子都能解决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思想上树立工会参与师德建设的牢固观念,改变过去工会在师德建设上无所作为的局面,那么,工会一定能够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主体之一。
  
  参 考 文 献
  [1]张玉峰,田桂莹.简论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6.
  [2]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
   管理干部学报,2007.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带宽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视频点播服务发展迅速,已成为网络带宽的主要占有者,人类已迈入视频点播时代。用户作为视频点播服务的服务对象,其对系统的访问行
我们对2002年1月~2005年2月期间腹部手术后行术后镇痛的病例,依采用不同的镇痛药物(吗啡、芬太尼、曲马多)和不同的镇痛方法(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分为4组共80例病例进行分析
本文阐述了智能恒温培养振荡器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它主要包括恒温箱体的温度控制和电机的变频调速控制以及USB数据下载功能,实现了仪器的智能化。温度控制是
传统的“幼小衔接”工作不太重视体育“幼小衔接”, 文章提出要重视体育“幼小衔接”的教育作用, 基于调研对现状进行分析, 认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设园本体育课程, 组织丰富、
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协会(ISTE)发布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以下简称NETS·T-2000),这一标准为各个国家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ISTE于2008年7月发布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以下简称NETS·T-2008),如何在新标准启示下改善我国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 NETS·T-2008的主要内容及NE
一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要想在各种高等院校中站稳脚跟,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在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数量多,流动性大,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这样的师资队伍有一定的脆弱性。其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聘用标准不合理  独立学院的教师聘用机制对学院的教学质量、学院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独立学院发展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