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得到了教师的重视。教师开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基于此,本文对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希望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改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固定模式。开展多样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素质教育也强调了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与学生互动,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活跃的探索空间,使学生有展示自己并锻炼自己的机会与平台[1]。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语文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及问题解决能力。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互动的对象单一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会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关注较少,忽视了全体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参与度[2]。其次,在进行师生互动时,一些教师没有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把握,在提问时没有对问题进行分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简单的问题虽然能使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答案,但很难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动教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对于难度较高的题目,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难以正确解答,这就会打击被提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3]。
  (二)忽视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会以自身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教学节奏全由教师一个人掌控。师生之间的互动只限教师提问的形式,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与教师缺乏语文理论知识的交流[4]。同时,由于教师的主体地位较凸出,学生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就在語文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挫伤了语文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由于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急于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认为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会影响课堂纪律,同时会减慢语文课堂教学进度,因此,会减少课堂上的互动行为,影响了互动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教师教学时未能有效把握互动时机,学生不配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就要把握合适的时机。教师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互动教学的要求,而对教学节奏没有充分把握,盲目与学生进行互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参与度[5]。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教师展开的互动方式无法充分理解,也就不会参与其中;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畏惧心理,害怕在进行师生互动时,问题回答不正确或说错话而受到同学的嘲笑与教师的责罚,所以也较为抵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因此,小学生的不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动教学的质量。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师生互动的措施
  (一)教师要把握互动的恰当时机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6]。例如,教师在教学后通常会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要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恰当地进行融合,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问题的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的讨论,发现更多适合学生的文章讲解方式,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7]。
  (二)提高师生互动的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积极性,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思想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师生互动[8]。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交流,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提问,使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文章。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还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积极创新互动的方式
  小学生尚处在生长发育的基础阶段,对周围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也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而转移注意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进行互动方式的创新与改进,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故事或诗歌的方式进行展现,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自主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师生互动提供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对自己的畏惧感。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真实的社会生活或某种角色,从而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10]。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下降,肥胖学生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青少年学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体育的原因,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原因,有家庭影响原因等多方面。就学校体育而言,作为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体育课堂,有效提高中小学体能教学效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锻炼,是改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路径。因此,体能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思
期刊
1 创新思维的意义  1.1 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的开展,能够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带来巨大的有效帮助,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能够通过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不断将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吸收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一个终身锻炼的习惯。  1.2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很多内容。在获得并享受充分便利的同时,人们的身体机能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这一方面以青年群体尤为突出。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改进与创新,其中瑜伽项目的引入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简单阐释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瑜伽教学的作用,并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习成绩更不能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学校也开始就各个学科全面创新改革,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啦啦操教学一直是体育学科当中的主要訓练项目之一,体育素养的综合提升能够健全身心发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堂的创新改革,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生生的友谊进步,有利于教学事业的长
期刊
【摘要】幼儿是富有生命力和成长力的个体,更是潜力和创造力的凝聚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儿童是时代的创造者”。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发展幼儿各项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健康引导落实在幼儿教育课程活动的方方面面,以此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良好心理是儿童成长的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积极对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传统应试背景下照本宣科的音乐培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为了培育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音乐人才,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和优化学校音乐教育方式,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创新与优化;教学策略  音乐是审美艺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落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各科教学的重要内容。生物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贯彻核心素养理念,积极优化教学方式,从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构建知识网络及良好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展开分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生物核心素养是生物领域对个人决策、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及社会生活等需要的能力、知识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