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个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学生如果对写作感兴趣,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的调动起来,才会乐于动笔、乐于著文。
[关键词]作文;兴趣;情感
中学生写文章要有真实情感,写出的文章才会久而弥香,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就像一杯白开水,没味道。但现在学生作文过多地捏造事实、就事论事、人云亦云、缺乏写作的兴趣,写不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保持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体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现在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一种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写作纯粹是一种应付式或者应试式,并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激情和兴趣没有激发出来。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的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所以当务之急是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1 激发写作兴趣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初中学生的生活面和接触面相对来说还比较窄,但总的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爱好、快乐、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就很有可能是一篇动人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绪、抓住引导契机,至关重要。同时在作文课堂中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情境,营造热烈、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贴近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2 丰富情感体验
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这就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选材不能太俗: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兒童呀、猫啊狗啊……立意要深,横纵延伸立意是作文的关键,立意要达到三个层次。如:写“声音”,它的第一层次就是能听得见的声音,如“老师的亲切的话语声”“蝉声”“掌声”“噪声”“泉水叮咚声”“同学们的话语声”,它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写耳朵听不见的只能用心感受的声音,如“花开有声——成长的声音”“心声”“地球的哭泣声”等。第三个层次就是用心去领悟,把这些能听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声音和抽象的声音进行分类,归纳提升,可让学生热烈地讨论,这样作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出来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立意时,要让学生对话题反复推敲、比较、筛选,要跳出时空想,透过现象看,思考越细、越全、越深,文章就越有分量。情感也会越丰富。
3 提高审美能力
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沓而至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因而思想教育在作文情感教学中首当其冲。文章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反映,学生对某事或者某种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一些学生写早恋题材的;还有一些写自己对从小抛弃自己的母亲无法原谅、以致不加理睬的等等,像这一类作文就得不到高分。因为它表现的是一个人狭隘的内心世界和消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以审美的情趣欣赏人生,保持平和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正确的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追求高尚的情操,文章才能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诱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作文重点在于实践,再多再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 以情激情
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教师要以饱含情感的有声语言和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
2 以境激情
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潜力、激发情感的共鸣,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避免捏造事实,千篇一律。上课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可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春天带学生游公园。激发学生对美景甚至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有了自身体验和间接的感受,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写作的文章自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3 以社会激情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奥运、泥石流、地震,这些看似不在眼前,却分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故事就可以引为己用。
总之,作文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流淌,讲真话、抒真情乃作文之真谛。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挖掘,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真实的体验表达出来,这样文章才能散发芬芳,沁人心脾。
[关键词]作文;兴趣;情感
中学生写文章要有真实情感,写出的文章才会久而弥香,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就像一杯白开水,没味道。但现在学生作文过多地捏造事实、就事论事、人云亦云、缺乏写作的兴趣,写不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保持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体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现在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一种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写作纯粹是一种应付式或者应试式,并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激情和兴趣没有激发出来。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的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所以当务之急是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1 激发写作兴趣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初中学生的生活面和接触面相对来说还比较窄,但总的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爱好、快乐、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就很有可能是一篇动人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绪、抓住引导契机,至关重要。同时在作文课堂中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情境,营造热烈、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贴近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2 丰富情感体验
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这就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选材不能太俗: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兒童呀、猫啊狗啊……立意要深,横纵延伸立意是作文的关键,立意要达到三个层次。如:写“声音”,它的第一层次就是能听得见的声音,如“老师的亲切的话语声”“蝉声”“掌声”“噪声”“泉水叮咚声”“同学们的话语声”,它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写耳朵听不见的只能用心感受的声音,如“花开有声——成长的声音”“心声”“地球的哭泣声”等。第三个层次就是用心去领悟,把这些能听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声音和抽象的声音进行分类,归纳提升,可让学生热烈地讨论,这样作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出来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立意时,要让学生对话题反复推敲、比较、筛选,要跳出时空想,透过现象看,思考越细、越全、越深,文章就越有分量。情感也会越丰富。
3 提高审美能力
中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沓而至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因而思想教育在作文情感教学中首当其冲。文章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反映,学生对某事或者某种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一些学生写早恋题材的;还有一些写自己对从小抛弃自己的母亲无法原谅、以致不加理睬的等等,像这一类作文就得不到高分。因为它表现的是一个人狭隘的内心世界和消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以审美的情趣欣赏人生,保持平和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正确的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追求高尚的情操,文章才能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二、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诱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作文重点在于实践,再多再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 以情激情
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教师要以饱含情感的有声语言和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
2 以境激情
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潜力、激发情感的共鸣,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避免捏造事实,千篇一律。上课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可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春天带学生游公园。激发学生对美景甚至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有了自身体验和间接的感受,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写作的文章自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3 以社会激情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奥运、泥石流、地震,这些看似不在眼前,却分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故事就可以引为己用。
总之,作文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流淌,讲真话、抒真情乃作文之真谛。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挖掘,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真实的体验表达出来,这样文章才能散发芬芳,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