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男人更懂感情等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男人更懂感情
  
  有编辑朋友约我写一篇“暗恋”题材的小说,我因没有暗恋经历而婉言拒绝,我不知在这张扬个性的世道还有没有残存“暗恋”这样的事实,当办公室的女孩也能将裸照公布于网络的时代,究竟有多少人还愿意做“暗恋”这样无利可图的事情呢?
  我所知道的一桩暗恋,发生在两个男孩之间。我的大学朋友SAM,是我发小无话不说,他在一次约我吃饭的席间告之另一男孩暗恋他的事件,令单纯的他惊魂不已。那个男孩,也有一米八几,充满男子魅力,我也曾见他在操场上流星般跨栏,篮球赛上鱼贯式扣篮,他俨然学校里的小明星,所到之处总有三三两两的女生拎着水壶佯装打水,猜测他的标准,他身边出没过的任何异性。但谁能知道,他迷恋的竟是一个男生?
  有人告诉我,SAM走过楼道的时候(他们住同一幢宿舍楼),他会屏住气在门后静听他的脚步声;SAM奔向食堂的时候,他丢下一切欢喜地排在他的队尾;SAM跑来女生楼找我的时候,他会怅然若失,凝望楼门口的闲花一朵朵落在柔软的草里。我好几次想走过去对他说:其实,我并不是SAM的女朋友。但那又如何?SAM晚一点也会有女朋友的。
  工作以后我跟一男同事关系很好,有点类似我跟SAM的关系。有一次我们雨中挤在阳台上抽烟,他说你知道暗恋的滋味吗?我说不知道,我看上谁一般就直说了,接不接招是对方的事,暗恋听起来好非常辛苦呵。他点了点头,接着说:但那是最好的感情体验。就比如在这样的大雨中,或者在寂寞夜里,一个人想起他暗恋的女人,像一头老牛一样咀嚼吐哺,甜甜的酸酸的甚至带点苦涩的,那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情。
  我曾在成都透过酒吧玻璃看一对情人在下午分手,是同性。我确定我很多年没见识过这么程度激烈的分手了,原因大概是其中那个年轻的决定要结婚了,年长的在做最后的挣扎:他不发一言,牙关紧咬,两杯咖啡对峙楚河汉界。你可以听到夏日里一只苍蝇嗡嗡飞过时竹藤椅悉悉索索在打颤。他那种眼神令我想起了“镜碎光不死”的比喻。
  1992年白先勇的爱人王国祥病逝,6年后白先勇才撰下诔文《树犹如此》。在台湾的发表会上白坦承,与书中所悼亡友王国祥既有友情,亦有爱情。他说:“爱情和友情是一回事。若没有友情,感情不会延伸下去;若只有友情,两人不会永远在一起。”这篇文章,据说张国荣生前的时候也很喜欢。
  文/任田
  
  爱情病症
  
  去小剧场再次看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台上的总结说,A爱B,B爱C, C又爱D,而相爱的两个人,却注定要分离。
  “明明”与“马路”对于爱情近乎病症般的执着,在这个时代,几乎成为稀缺的花草。偶尔在阴暗角落里看到,你不会觉得珍惜,反而会对其不合时宜的绽放,生出,怜悯与同情。
  想起一个读博士的朋友,曾经痴情地爱过一个来自贫穷山区的女孩。我们都以为,凭借他自身的能力,毕业之后可以与女孩在这个城市里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可以去一个大学做一个老师,而她,则可以在某个单位谋一份文员的工作。房子车子与孩子,皆可以慢慢地来。
  可是朋友的父亲却断然不同意他与女孩的结合。他带她回家,父亲拒绝与之见面,还对他谆谆教导:你一定要找一个对你的前程有切实帮助的女孩,要么她工作与你相当,不差上下要么,她的父母亲朋有显赫的权势,能够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
  朋友就在这样的引导下,与父母安排的一个家世优越的女孩见面,并很快地走在了一起。女孩的父母果然在他毕业的时候,帮他寻到了一份好的归宿。而之后的买房结婚评职称,他也一路走来,毫不费力。几年后我们再见,他俨然成了我们这一群人中最春风得意的一个。言谈举止里,全是上层人士的骄傲与自如。
  有人在私下里问他,有没有想起过那个曾经与他爱得悱恻缠绵的女孩?他略略停顿,而后望向那不可知的远方,说,想又有什么用呢?生活不是谈恋爱,所谓的甜蜜,不过也就是瞬间的感觉,之后过去,照例要为俗世奔波劳碌。
  对于一些人,爱情是一种疾病,类似于发烧,或者感冒,一旦患上,整个人便会失去了方向般头重脚轻,昏昏沉沉。而且,所有的器官都迟钝起来,你只能闻得到爱情的味道,哪怕,是浅浅细细的一丝一缕。除此之外的一切味道声音与色彩,皆视若无睹。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爱情,则是路边的一种可供欣赏的风景,任谁走过,都可以采摘下来,把玩一番,一旦到了要启程离开的时间,则能够毫无牵挂地将之弃掉,去追寻前方更美的景致。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那游客,不管怎样地向往,终究还是在爱情的前方拐了弯,绕到那条通达开阔的马路上去。而那通幽的小径,权且留给诗人们去吟唱吧。我们只需在洒满温暖阳光的落地窗前,读着诗人们用一颗备受爱情折磨的心写下的诗句。
  恰是这样和暖的阳光,洁净的空气,明亮的书房,开阔的落地窗,飘逸的窗帘,可以远眺的阳台,舒适的藤椅,让我们终于可以闭眼,想念那被我们丢落在开满鲜花的小径上的爱情。
  而就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突然间发现,疾病一样的爱情,在这样拥挤热闹的生活里,已经晨露一样蒸发掉,再也没有了踪影。
  我们成了彻底的健康的俗世中人。
  文/安宁
  
  取名
  
  在我的农村老家,十八岁以上的未婚男子就是光棍了。我打光棍的时间比较长。到了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家里的催逼就显得比较紧迫,说谁谁的孩子都多大了。
  就像有导演为五十年后的观众拍电影一样,我也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孩子起名字了。刚好有一部什么电视剧,里面有一个和尚法号“可能”。我的孩子在家谱中的辈分是“可”字,我的儿子就叫李可能,一切都有可能。女儿就叫李可乐。
  其实那时候我真的是很认真的,但不知为什么后来自己也觉得是笑话了。所以,后来真的有了老婆,老婆又要有儿子的时候,我又开始为儿子的名字发愁。
  我不愿意让别人给我的儿子取名,现在只准生一胎,起名的机会不多呀。像张爱玲说的“旧时代的祖父,冬天两脚搁在脚炉上,吸着水烟,为新添的孙儿取名字,叫他什么他就是什么”,恐怕不行了。对下代有什么寄托先放到一边,因为“除了小说里的人,很少有人是名副其实的”,但自己的志向趣味得体现出来。利用为孩子取名的机会以“名”明志,也算是勒之于石了吧。
  原来,我打算让儿子叫“根深”,根深叶茂、根深蒂固,多好。但是请教一位老诗人,他说不好,原因是两个字是同韵的,叫起来别扭。母亲大人也不同意,说老家话里容易听成是“龟孙”。不作罢不行。原来我是喜欢“根”字的,觉得这个字太好了,好到无以复加,又淳朴,又厚重,又大气。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却跟“深”字较上了劲。觉得这个字不得了,又深刻,又有味道,连花和尚的名字都叫“智深”。不管添个什么字,只要后面是“深”就一定好。
  这个时候,同事们纷纷替我出主意,说起名有很多套路:比如父姓加母姓。我姓李,老婆姓程,同事说叫李程就很好,还可以叫李程碑,更响亮。有的说,今年奥运嘛,叫李奥运,但我‘咱十年八年过后,一喊奥运,满大街的男孩女孩都答应。还有人说,翻书嘛,挑一个喜欢的词,还举例说周星驰的“星驰”,就来自于《滕王阁序》的“俊采星驰”。但我的古文实在不好。
  我赶回老家时,儿子已经出生了,四千五百克,母亲问叫什么名字,我焦头烂额,就按最古老的取名套路说:九斤。母亲听岔了音,说:景深好,比根深好。   原来我怎么没有想到把“景”字放在“深”字前面呢?过了一段时间,慢慢体会,越来越觉得景深这个名字好。
  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一直不为这事操心的老婆替我感慨:取名字怎么有点像生孩子,事前想得千般好,临门一脚却往往还得靠运气。
  文/李落落
  
  让一部分人先总起来
  
  有一天,听见有人叫“吴总”,我环顾四周,确定这个声音是冲着我来的。我不顾斯文,对这个还算相熟的同事说:“再乱叫‘总’,打得你脸肿。”一介布衣职员如我,何德何能,只愿安心工作,安心领薪。
  企业文化,各邦有异,有的公司是早生早育,有的是拉帮结派,还有的是兔子就吃窝边草,而我处的这隅,则是互称老总。无论部门经理还是主管,只要手上能管个把人,就都可以“总”起来,颇具励志功效。就像我爱称刚1岁的小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她因此能乖乖吃饭乖乖穿鞋。
  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一时间公司高层密布,套用一个段子:一个电梯坏了,困在里面的10个人有8个都可以称为“总”。尤其是出席外部会议时,大家默契而热闹地互相寒暄着“王总”“李总”,每每令主办方感动得热泪盈眶:“贵公司真是太重视此次会议了。”我站在一边很囧很汗颜。我这个唯一没“总”起来的人,很自然地以绿叶姿态衬托大家。这倒是很切合木棉花的精神,花开时节,满是红艳尤物,绿叶无须多。
  以我的情商来看,如果被人冠以高出一截的职位,应心有不安,受之有愧。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同事们既追捧又坦然呢?我恨自己不够单纯到直接向他们发问,只能默默地做一个观察者。
  与我朝夕相处的普通员工Justin积极向上,并热衷摆谱,我们一帮女士出于调侃他,都叫他“孙总”,以为他就此会内心备受煎熬而反省,而正常起来。但事实是,他对这一称呼很受用,并且完全进入角色,摆起谱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腔调还是行为完全以“总”自居,总是以俯视的姿态和大家相处,差遣起各位来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有一次我参加产品发布会时,对方公司的销售经理也花枝乱颤地跑过来“孙总”长“孙总”短,我一时间很茫然她问的是谁。
  终于有一天,在公司改组的历史洪流中……他真的,一举进入了公司核心管理层……的边缘。
  这个结局,童话得太不真实,以至于我们这些当初不怀好意叫他孙总的人,都在反思: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标签效应”?他在被我们“标签”为老总之后,是否真的可以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强烈暗示,暗示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气质更强势,并以领导者地位自律——机会总是留给像他这样有准备的人,而不见得会眷顾我等连别人叫“总”都浑身不自然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看,让一部分人先“总”起来,也可视为员工培训的一部分。
  文/亦桑
其他文献
面对突然出现的南奥塞梯问题,上合组织始终坚持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无意充当“东方北约”      8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八次峰会在塔首都杜尚别举行。  在来杜尚别之前的48小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做出了执政以来最艰难的选择:“顺应”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民意,承认这两块格鲁吉亚领土“独立”。  5个月前,伊朗外长穆塔基在塔吉克斯坦访问时表示,已正式向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SCO
崔真实的身前身后还有一系列艺人自杀身亡的名单,这无独有偶的社会现象已成为韩国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调整整个国民意识价值的机会    崔真实自杀,我更愿将其称为一个事件,一个让人shock(震惊)令人沉思的社会事件。  10月2日,她去的那天,我正从首尔赶往釜山,为了参席一年一度的韩国电影盛会——釜山国际映画祭。忽然收到一个群发的短信,“一代名伶崔真实自杀”!开什么玩笑?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恶作
没有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作为保障,农民即使已经得到的经济利益、已经落实或将要落实的对土地的财产权利,也很容易被剥夺    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中国,暴力拆迁和非法征用农村土地的现象却屡禁不止。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形成的有关决议,能否有效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农民土地产权没有获得公正待遇    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土地发包方(村组干部
一方面是卫生部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严格规定,另一方面是全国蛋白质饲料的90亿斤的缺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难题摆在了中国饲料业面前。以王厚德为代表的专家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以尿素和甲醛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名为“蛋白精”的饲料添加剂。其配方后被以上万元的价格转手,在“土专家”和渴望致富的农民中不停流变,最终衍生出多个版本的“蛋白精”。而在七八年前,有人开始用尿素提炼出化学物质三聚氰胺混入饲料业。它的成
Q
“美国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    从去年夏天开始,美国先经历了次贷危机爆发,其后花旗、美林先后亏损,再至华尔街五大投行帝国崩溃,直至如今救市计划被批准。短短一年中,全世界感受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滋味。  作为花旗银行的前董事长,查尔斯·普林斯直接经历了这个惊心动魄的过程。相对于局外人而言,其刻骨铭心的感受,绝非局外人所能了解。今年9月份,卸任花旗职务的查尔斯·普林斯出任石桥国际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从自发的艺术家聚集地到中国当代艺术品集散地,798早已经从被艺术改变的工厂,演变为被资本牵引的艺术贩卖区。而资本没有义务为艺术家打造那个想象中的乌托邦    10月的798艺术区并没有秋日的萧瑟。虽然中国当代艺术在这个金融动荡的秋天已现疲态,但798各个画廊的大小展览仍然轮番登场。在这片时尚之地依旧喧嚣的同时,一些艺术家也发出了不满的声音。  对于798艺术区管理的责难,使艺术家、艺术机构与管理方
“只有到达最前线,我们才可能保护、帮助战乱和武装冲突中的受害者。”  “一个为战争和武装暴力受难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的中立、独立的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职能与特质。从1863年成立至今144年,该组织为保护战乱受害者所做出的努力超过了任何人道主义组织。为此,它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创下历史之最。  为全世界广泛接受的国际人道法——《日内瓦公约和附加议定书》,就是由红
格莱珉银行为进入中国而做的预热性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将为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生存环境的改善营造有益的氛围    人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只有一只眼睛或者只有一条胳膊的乞丐,才能让他们自食其力并获得尊严?在孟加拉,这样的乞丐正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的重要客户。他能从银行借到钱,在自己乞讨时选择的黄金地段卖些饮料和水果,这可以让他变成一位有尊严的生意人——在全球各地,已经有一亿多穷人享受了这样小额贷款
在山西、陕西一带,咖啡因等新型毒品已走入寻常百姓家,甚而成为一种流行习俗,其蔓延普及之势仿如百年前的鸦片    4月7日傍晚,山西省河津市永安村一户村民家,男主人拿出一个小铁盒、一张香烟盒里拆下来的锡箔纸、一个香烟盒卷成的小纸筒,和前来串门的两位村民一同抽起“面面儿”来。  打开铁盒,里面是类似白石灰的白色粉末,他们每人捏起一小撮摊在锡箔纸中央,拿打火机熏烤锡箔纸的反面,并用纸筒吸进白中带蓝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