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86例伴凝血功能障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钻孔引流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4.4%(85/90)比92.7%(89/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05)。观察组复发3例(3.3%),对照组复发12例(12.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1,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效果较单用钻孔引流术好,且血肿复发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对哮喘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期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包括IgG、IgM、IgE、总IgE)水平、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及CD4+/CD8+比值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我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计算机的迅速兴起也带动了一批产业经济的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计数及肺炎支原体(MP)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下属3个医院(台州医院、中心医院、路桥医院)儿科病房诊断为RMPP的住院患儿45例(RMPP组)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住院患儿45例(MPP组),以同期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患儿45例作为对照
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其次提出了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优势条件,最后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为广大
2018年12月20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应急救援联盟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多家协会、学会、联合会、基金会主办的“幸福中国行·零点行动”(以下简称“零点行动”)动员誓师会议暨
期刊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信息化的时代特色使得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变得越发的炙手可热.培养出合格的技术算计专业人才,就需要有完备的、科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体系的设置
目的 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初诊的3 ~12岁、服用单种抗癫(痫)药物治疗的
目的比较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或司莫司汀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同时初步评估基因多态性对术后化疗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为Ⅲ~Ⅳ级的8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放疗联合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替莫唑胺组(45例)与司莫司汀组(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包括生存时间、年生存率、肿瘤复发时间、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不断增多,面对网络完全问题的研究和研究其影响因素是对现代化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