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双向振动耦合效应的声发射传感器的分析

来源 :传感器与微系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声发射传感器属于低频超声传感器,其压电晶片工作频率决定了晶片的尺寸,使其不能简化为一维或二维弹性体来分析,考虑其径向和纵向振动不可忽视的耦合效应,借用表观弹性常数的定义,给出了短圆柱压电晶片包含直径和长度尺寸的频率方程。并根据频率方程制作了相应压电晶片,实验测试结果和理论预期相符。
其他文献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对羟基苯硫酚(4-HTH)固定在金片电极上,以1-乙基-3-(3-二甲氨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亚胺(NHS)作为活化剂,将羊抗-小鼠IgG以共价键形式固定在对羟基苯
制备并研究了全氟磺酸离子交换/多孔四氟乙烯(PSAI/ePTFE)系列的膜,采用静态法测试了不同膜的透水、透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情况和分离效果。选用PSAI/ePFET膜在自制的动态脱湿器件
研究了一种基于热膜式工作原理的煤矿专用风速传感器,传感器除具有风速测量功能外,还具有风流的温度测量功能和风流正反方向识别功能,芯片结构采用了冗余设计的思想,增加了风速敏感膜冷贮备系统,提高了产品可靠性[1],风速传感器采用恒温式工作原理,测量范围为0.1~15m/s,具有结构可靠、动态特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提出了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路径规划相结合的新型算法。在以TMS320LS2407A为核心处理器设计的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研究移动机器人智能路径规划的算法问题并予以
啮齿类动物能够通过触须获得外部信息以适应环境。利用自行设计的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触须传感器,移动机器人的触须扫描不同的纹理表面获得纹理信息,并利用Matlab对获得的
针对热电偶信号处理中的非线性校正和冷端补偿等突出问题,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构造双输入单输出的网络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网络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训练,同时完成了热电偶测温中的非线性校正和冷端补偿。经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测量误差减小至0.095%,在较大范围内提高了热电偶温度测量的精度。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技术(SVM)与直接转矩控制(DTC)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无轴承异步电动机。阐述了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经典的统计理论,并结合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得出吸附过程中O2吸附量的理论模型,从而获得氧吸附面密度与温度、氧分压的理论变化规律。在活化能Ea=0.30eV的情况下,TiO2对氧气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