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角度,阐述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并探讨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策略。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教育改革
1 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称之为“电化教育”,主要使用电影播放、幻灯机等媒体,与之前使用口耳之学以及后来的印刷媒体相比,其传播方式迈进了一大步,已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但由于教学方式略显单一,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教育技术”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得教育走向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的获取方式。这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人们也将这次革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媒体不仅仅依靠于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教具等,而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是研究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教学媒体(包括软件和硬件)和它的理论、设计制作技术及其开发应用;二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优化的系统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由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三个起源不同,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交叉、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独特领域。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为现代教育模式的探索、教育观念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为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2.1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应用于教育,一方面为学者探索多种教育模式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各种教育模式,既看到各种模式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性,又防止片面性和模式化的僵化,为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有力条件。
2.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新型教育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教育仅限于有围墙的学校,教学手法单一,而现代教育技术则大大突破了这种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光缆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不在受到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过程的完成,远程教育逐渐普及化、正规化,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悄然声息地发展起来。
2.3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专长、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扩大教育规模,利用远距离教育可以同一时间给更多的学习者传授知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条件扩大教育规模。
2.4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开创教育形式的新局面,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将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能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形象化,呈现的教学内容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声音和形象的感知下,与教育者产生共鸣,通过教学过程与媒体组合的设计,揭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方法论因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5 现代教育技术将促进教育革新
现代教育技术可积极服务于教育改革领域,其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将积极促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 现代教育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渐普及,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3.1 硬件软件建设不足
在学校内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其硬件条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完善的硬件环境应包括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有线电视系统、校园网及应用系统、摄录编辑系统、CAJ课件研制室、网络远程教育中心等等。但大多数院校,未能将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其硬件设备也配备不足。
硬件条件是基础,软件条件是核心,要想发挥硬件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环境建设也必须与之同步,不仅包括各类与硬件相配套的软件系统,还应有一支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目前很多院校的硬件建设势头很好,逐渐装备了不少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对相应软件的配套设置重视不够,未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硬件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符合教学理论,能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采取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与教学人员密切配合的方式进行。
3.2 混淆师生之间主导关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都要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环境中体现多重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更是教育技术的设计者和应用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目前,很多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堂教学中,PPT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放课件、读课件上的内容,整个课堂信息量很大,学生眼睛忙于盯着屏幕记笔记,完全没有时间思考,师生之间也没有太多互动,教学效果不好,也违背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初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革新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培训,不断吸取新知识、涉及新领域,具备胜任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3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使用不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不断完善,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应用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上去,在很多院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大量应用于理工类的学科建设上,投入到文科类学科的资源较少,他们认为,只有在理工类专业方面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到最大限度,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其实不然,现代教育技术应该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科,在有些文科类专业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活动,面向过程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还应发动广大教师共同参与,鼓励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教育技术设计与使用强强联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仅在年轻教师范围内使用,年纪大的老师也應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可以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技术支持,老中青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编排,推出一批教育技术理论、教学媒体与学科完美结合的案例,供教师观摩学习交流,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万丽丽.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剑南文学,2011(10)
[2]裴洪文.先进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2)
[3]杜绍奎.浅析高校中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2008(9)
[4]刘杰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的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05,(9)
[5]董艳.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
作者简介:景鑫(1988-),女,哈尔滨人,黑龙江东方学院讲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教育改革
1 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称之为“电化教育”,主要使用电影播放、幻灯机等媒体,与之前使用口耳之学以及后来的印刷媒体相比,其传播方式迈进了一大步,已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但由于教学方式略显单一,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
“教育技术”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发明,使得教育走向了多元化、现代化的道路,学生有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信息的获取方式。这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人们也将这次革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媒体不仅仅依靠于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教具等,而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是研究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教学媒体(包括软件和硬件)和它的理论、设计制作技术及其开发应用;二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优化的系统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由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三个起源不同,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交叉、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独特领域。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为现代教育模式的探索、教育观念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为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2.1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应用于教育,一方面为学者探索多种教育模式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各种教育模式,既看到各种模式在特定条件下的合理性,又防止片面性和模式化的僵化,为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有力条件。
2.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新型教育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教育仅限于有围墙的学校,教学手法单一,而现代教育技术则大大突破了这种局限性,随着近年来光缆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不在受到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过程的完成,远程教育逐渐普及化、正规化,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悄然声息地发展起来。
2.3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专长、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扩大教育规模,利用远距离教育可以同一时间给更多的学习者传授知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条件扩大教育规模。
2.4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开创教育形式的新局面,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将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育媒体应用于教育,能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形象化,呈现的教学内容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声音和形象的感知下,与教育者产生共鸣,通过教学过程与媒体组合的设计,揭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方法论因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5 现代教育技术将促进教育革新
现代教育技术可积极服务于教育改革领域,其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将积极促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 现代教育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渐普及,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3.1 硬件软件建设不足
在学校内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其硬件条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完善的硬件环境应包括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有线电视系统、校园网及应用系统、摄录编辑系统、CAJ课件研制室、网络远程教育中心等等。但大多数院校,未能将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其硬件设备也配备不足。
硬件条件是基础,软件条件是核心,要想发挥硬件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环境建设也必须与之同步,不仅包括各类与硬件相配套的软件系统,还应有一支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目前很多院校的硬件建设势头很好,逐渐装备了不少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对相应软件的配套设置重视不够,未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硬件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符合教学理论,能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采取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与教学人员密切配合的方式进行。
3.2 混淆师生之间主导关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都要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环境中体现多重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更是教育技术的设计者和应用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目前,很多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堂教学中,PPT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放课件、读课件上的内容,整个课堂信息量很大,学生眼睛忙于盯着屏幕记笔记,完全没有时间思考,师生之间也没有太多互动,教学效果不好,也违背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初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革新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培训,不断吸取新知识、涉及新领域,具备胜任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3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使用不均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不断完善,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应用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上去,在很多院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大量应用于理工类的学科建设上,投入到文科类学科的资源较少,他们认为,只有在理工类专业方面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到最大限度,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其实不然,现代教育技术应该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科,在有些文科类专业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活动,面向过程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还应发动广大教师共同参与,鼓励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教育技术设计与使用强强联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仅在年轻教师范围内使用,年纪大的老师也應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可以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技术支持,老中青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编排,推出一批教育技术理论、教学媒体与学科完美结合的案例,供教师观摩学习交流,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万丽丽.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剑南文学,2011(10)
[2]裴洪文.先进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2)
[3]杜绍奎.浅析高校中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2008(9)
[4]刘杰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的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05,(9)
[5]董艳.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
作者简介:景鑫(1988-),女,哈尔滨人,黑龙江东方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