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适楚及其文学演绎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适楚的时间、空间有限,但却是儒学史和楚文化研究史上的大事。叶公子高与孔子有关“直躬”的讨论,反映出楚文化与儒家学说处理忠孝问题的差异。楚昭王欣赏孔子,令尹子西则表示反对,折射出楚人接受儒学的复杂心态。同是遭到排斥,但从中可以看出,齐、楚文化对儒家所持的态度不同。齐国既排斥孔子又否定儒家,楚国虽然疏远孔子却认可儒家。《庄子》对孔子适楚进行了文学演绎。《论语》及《庄子》所出现的北楚隐士,表现出鲜明的逃离社会,与现实决绝的人生态度。
其他文献
南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数最多、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泛的文学社团。南社由中国同盟会会员发起,自成立之初便高举文学与革命的大旗,为辛亥革命呐喊,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
危机四伏、党争激烈的晚明,范凤翼尽管自觉疏离朝政,仍被卷入党争漩涡。其政治作为上居庙堂之高以实干报国,处江湖之远积极改善民生;社会交往上求同存异,广结联盟,胸襟广博,宽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