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安徽省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6-7月选取安徽省5个地市30所幼儿园,使用Conners父母症状量表(PSQ)和相关因素调查表对7982名3~6岁在园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共检出多动行为儿童126名,检出率为1.6%.男童检出率(2.2%)高于女童(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51,P<0.01).在126名多动行为儿童中,40名(31.7%)共患1种行为问题,82名(65.1%)共患至少2种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2.85,95%CI=1.88~4.30)、睡眠时间不足(OR=1.87,95%CI=1.31~2.68)和母亲职业为农民或其他(OR=1.81,95%a=1.11~2.94)的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检出率较高,近半年主要抚养人为父母(OR=0.61,95% CI=0.40~0.92)的儿童多动行为检出率较低(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早期干预应重点关注男童,保持合理睡眠时间,增加父母代养.
其他文献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印发3年多来,近视防控总体见效、持续向好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与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基本确立.下一步需不断健全完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机制,注重精准、突出实效、着眼长远,合力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确保如期实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2030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目的 分析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年龄、季节特点以及与体格发育间的关联,为儿童及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内兰州市、定西市、临夏州、甘南州、张掖市、酒泉市进行健康检查的0~6岁儿童共9790名.采集末梢血1 mL,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根据身长(高)别体重分为超重组及体重正常组.结果 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81.31(63.14,95.86) nmol/L,维
位于河北省正定县的隆兴寺是我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其中的力士形象并非中国汉地力士形象中的典型作品,饱含着一种世俗痛苦的坚忍和隐藏着生命挣扎的宁静,以及一种自我克服的,自我激励的意志,某种程度上呈现着普通人的苦难与生活经验.
目的 运用学龄前儿童膳食平衡指数(DBI_C)评价安徽省部分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质量,为科学指导该人群合理膳食和防治IDA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18年9-12月,选择安徽省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3~6岁留守儿童306名和非留守儿童598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BI_C的总分(TS)、负端分(LBS)、正端分(HBS)和膳食质量距(DQD)等指标评价膳食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平衡指数与缺铁性贫血患病的关联.结果 安徽省农村地区3~6岁儿童贫血率为13.3%,其中留守儿童为16.7%,非留
现代社会诞生了报纸、照相机、电报、电视、电影和互联网,媒介文化也由此发展和繁荣起来,不断发展起来的种种媒介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法兰克福学派从"文化工业"的角度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媒介文化现象开展了深入的阐释和批判,启发了后来学者对于媒介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便沿着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反思和批判视角,对我国当代涌现出的种种媒介文化现象展开深入的考察,所讨论的现象和分析的结论是发人深思的.
目的 探索中国在孤独症(ASD)儿童诊断方面的变化.方法 2020年9月通过“中国特殊儿童评估干预平台(ALSOLIrE)”收集6498名1~6和6~16岁孤独症儿童家庭为研究对象,使用互联网问卷调查其发现症状和诊断情况,利用ANOVA进行均值比较,运用x2检验比较组间对于发现症状时间、首诊时间、确诊时间和相关诊断延迟的差异.结果 孤独症儿童初始识别症状的月龄:学前组(1~6岁,4049例)为26.05月龄(2.17岁),学龄组(6~16岁,2449例)为30.76月龄(2.56岁).孤独症儿童首诊月龄:
目的 测量小学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以及不同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特征,为小学体育课身体活动促进提供参考.方法 用ActiGraphGT3X对西安市某高校附属小学一、二、四年级的60名学生在3节体育课上的身体活动进行测量,依据最新体质测试成绩中的身高、体重计算BMI,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不同年级的标准划分体重状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索身体活动差异.结果 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比例为21.9% (8.8 min).男、女生体育课MVPA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外卖点餐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饮食和预防肥胖带来的患病风险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大学城内的山西大学、山西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传媒学院5所高校的16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学生外卖点餐频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1456名大学生有点外卖经历,性别、月均生活费、年级和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外卖点餐频率的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72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工学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
期刊
目的 探究现留守中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发生与留守特征(父母外出情况)的关联,为制定留守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干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4-6月对江西上饶市鄱阳、广丰等6个县2160名儿童进行调查,最终筛选出13~18岁留守中学生776名.运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掌握留守中学生家庭特征及其行为生活方式.结果 在性别方面,无论抑郁症状还是焦虑症状,女生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在年龄方面,高中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