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史沫特莱相处的日子里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没有丝毫的特殊1939年夏天,被称作“国际友人”的史沫特莱,是我们新四军教导总队里少有的贵宾。按例她可以以马代步,但她总和我们一样,靠两脚来去。按照规定她应该吃小灶,但她总喜欢和我们一块吃大锅饭,偶然在老乡家炒碗鸡蛋,也都是解私囊。
其他文献
1935年4月,张良卿、卢剑波等人自编、自印出版了成都最早的文字改革刊物《语言》,积极宣传汉字注音,主张文字改革。但由于反动势力的压迫和经费困难,该刊仅出版两期即濒于停刊绝境。
<正> 《川西日报》是中共川西区党委的机关报。1950年元旦创刊,1952年8月31日终刊。《川西日报》创刊之初,所面临的现实环境是严峻复杂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了,但是残余的反动势力仍在作垂死挣扎;城市管理工作刚刚开始,工商业有待于恢复调整,物资奇缺,
<正> 中央通讯社要求工作人员一律加入国民党。大约在1940年左右,成都分社编辑桌上摆了许多申请表,可就是没有人拿来填。有一次开会时冯志翔说:“在中央社工作而不参加国民党,简直是笑话。”他问大家为什么不填表,都说没有钱照相,没法“入党”。不知过了多久,一次总社摄影记者
双星要占领全世界 李:双星集团脱胎于青岛橡胶九厂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在你20多年的经营管理下,目前成为拥有鞋、轮胎、服装、机械、热电五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总资产从1000万元增加到50多亿元,年销售额60多亿元,出口1亿美元.在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的情况下,双星创造了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奇迹.
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报刊事业亦不断发展壮大.1950年全国邮发报纸只有140种,期发行总数为230万份.随着经济的发展,到1960年已达1,274种,期发行总数为2,104.1万份.1960年至1962年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报纸急剧下降到308种,期发行总数为1,342.8万份.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我国唯一的国家通讯社,是党中央领导的强有力的新闻宣传机构。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新华社的事业,明确规定了新华社的性质和任务。1942年的秋天,毛泽东同志在当时兼任新华社社长的博古同志陪同下。
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全党迸行的一次思想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打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整风运动,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级织上更加团结统一,朝气蓬勃,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85年新年的钟声响过了,屈指数来,我在播音岗位上已经三十五个年头,我的爱人、战友葛兰比我晚来一年,也三十四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从二十岁左右的小青年,进入到年过半百的老年行列,自然也就算是老播音员了。
期刊
我生于清朝末年,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霸道,养成了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恨那些贪官污吏,恨那些道貌岸然的卫道士,恨那些蓝眼睛高鼻子的洋人。
萨空了1938年9月,当我决心离开香港《立报》,准备到内地为抗战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时候,杜重远兄正好从潢川来到香港。他打算三越天山去新疆。经过和他的一次长谈,引动了我对大西北的好奇心,于是决定与他同去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