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一个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政治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没有或很少有学生的空间,学生就像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彻底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学会用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沟通、合作,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研究问题,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算是具有开放性的呢?我认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应当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学生的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根本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1/2。因此,教师要明确:是学生在学习,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帮助。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结构设计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合作探究。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生发学习的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将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促进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比如去商场购物时,如果买到的是假货,我们应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对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二、师生的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当新课程改革走向民主、开放、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时,政治课程就不仅仅是诸如教科书、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之类的“文本课程”,而是师生实实在在体验、感受、思考并领悟的“体验课程”。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在现代社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等弊端的影响下,强调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学生沦落为考试的机器人,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抹杀,从而导致学生的个性走向叛逆,与家长、教师的教育唱反调。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构建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学生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表现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
  
  三、知识的延伸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新课程》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努力把基本知识原理融入生活题材,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强调学生在问题情景下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让思想政治课堂融入生活,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真实故事进行讨论,增加参观、访问、调查和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结起来,引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领悟知识,在体验中掌握理论,并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之具备创新知识和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是思想敏锐的一代,其视野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是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怀有莫大的兴趣。例如在讲述“塑造良好的性格”这一知识点时,可以用朱镕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为例,一位外国记者问:“听说总理除了埋头苦干以外,只会瞪眼睛、拍桌子,是真的吗?”总理回答:“瞪眼睛会,否则就成植物人了;拍桌子会,不是吓唬老百姓,而是为了吓唬贪官污吏。”然后由学生分析朱镕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随后在学生中开展“猜猜我是谁”的活动,由学生在小纸条上写出自己的性格特点,老师收齐后任意抽出几张只读内容,让学生猜会是谁呢?这一活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种联系时事热点问题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习成了一种乐趣。政治教学也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真正能用科学理论之“矢”去射实际生活之“的”,走出了“教师讲条条干巴巴,学生背条条顶呱呱”的应试教学模式的窠臼。
  各学科自成体系,有其独立性,但各学科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讲开放性的教学应力图克服政治教材内容的不足,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自然地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使已有的知识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拓展。特别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之间的知识联系相当密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分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把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从而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注重学生联系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开放式教学是对素质教育及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政治教学的一个发展潮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开放性教学更多的引起广大政治教师的关注。探索如何切实提高政治教学的开放性程度,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人工合成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产品对环磷酰胺诱导雏鸡的免疫抑制的阻断作用及其机制,旨在进一步探讨TP-5的免疫增强作用,为TP-5作为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应用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进一步强调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对思想品德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挑战,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更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的“新”与“旧”相对,意味着发现和超越,意味着打破常规。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
猪链球菌2型(Streplococcus suis type 2,SS2)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菌,同时也给从业人员带来严重的威胁。根据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抗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
摘 要:新课改之后,如何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紧张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对新课改后的教学理念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 师生 关系    许多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都有不同层次的反映,那就是课难上,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上课时睡觉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让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非常生气,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
摘要: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自学的方面,来探讨在初中历史课上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 历史 自学    初中历史是一门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课,就是因为初中历史课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它很利于学生的自学。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本文对新课改之后,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提出如下一些看法。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法教学不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与传统的语法教学不同。新课标要求教师明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且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教师教授语法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学生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的目的。在教学方式上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