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北地区近几十年气象灾害的灾情变化趋势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jie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气象变化和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且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的局面。近几十年来,华北地区干旱趋势严重,给工业发展及其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总结气象变化,可以根据气象灾害灾情的趋势分析,为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依据。气象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气象灾害;变化趋向;华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61
  1 华北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的类型
  华北平原自古即为我国人口、城市高度密集和工农业较发达的地区,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在地理上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华北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开发利用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使自然面貌发生很大的改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的危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农作物影响是水旱灾害、寒潮及霜冻、冰雹、大风[1]。由于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自然灾害还具有强度大、类型多、危害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中国华北地区近十年气象灾害的灾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针对地区灾害特点,做好减灾工作,提高应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使得损失。
  华北地区是我国第三阶梯,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等。从自然灾害的角度分析,第一,主要位于太平洋地震带,易出现地震灾害。第二,受到内蒙古和西伯利亚季风影响,冷空气横刀直入,长驱南下,容易形成寒潮。第三,华北位于黄河秦岭一杯,受到季风影响,干燥少雨,农作物容易发生旱灾。
  2 我国华北地区近几十年气象灾害的数据来源
  2007年,667万人缺水,内蒙古东部也出现比较严重干旱。2008年1月10日,雪灾殃及中国19个省份;3月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3月2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2009年1月24日,山西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处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 km;同年3月,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同年4月,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4级左右地震;4月26日,石家庄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4月30日,邢台市宁晋县、新河县交界(北纬37.5,东经115.1)发生3.3级地震。2010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还经历了冰冻倒春寒、雷电天气多、强对流天气频发、秋季低温冻害、初冬历史罕见暴雪襲击等灾害天气。2012年,北京暴雨灾害,台风“苏拉”“达维”“海葵”又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2]。2016年7月18日—21日,华北、东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北方多地遭受暴雨袭击。
  进入EM-DAT的灾害数据需要满足:第一,灾难导致10人以上的死亡;第二,受灾者达到100人甚至更多;第三,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第四,政府呼吁国际援助。以上符标准符合之一就属于灾害范围。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是象征影响的关键维度[3]。根据气象灾害的损害程度,分别对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价值衡量特征进行估算气象灾害的损失程度。面对近十年来,华北地区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变化趋势,分析自然灾害的变化。
  3 我国华北地区近几十年气象灾害的灾情变化趋势
  3.1 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由表1可以看出,整体上来看,我国近十年来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率也不断下降。但气象灾害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也不断递增。从灾害直接损失的相对指标来看,气象灾害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比率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是经济发带来的设防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是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和膨胀,因此,带来了GDP基数迅速增加相关。
  3.2 分灾种气象灾害影响
  首先,气象条件诱发的地质灾害具有很重要的程度;其次,不包含次生灾害影响的气象灾害序列分年累计。从发生频次分析,洪涝、沙尘暴、台风等占比较大。从灾害直接损失分析,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最大;从死亡人数上看,洪涝灾害占比最大,台风等风暴灾害其次。
  3.3 总结
  第一,近十年来气象灾害造成人口死亡绝对值和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第二,气象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自然灾害;第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第四,综合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口来看,洪涝、台风等风暴、干旱灾害是影响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且和地形、降水有关,华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等。因此,需要针对气象灾害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序列一致性问题和EM-DAT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来分析经济发展与灾害损失之间的关系,统计农作物受灾、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灾后企业生产能力下降,防灾、救灾等成本投入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最终,根据中国气象灾害灾情变化趋势进行制定有效的方案。
  4 结语
  气象灾害的影响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经济财富密集度,灾害因子强度、脆弱性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了高度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杨元琴,侯青,王继志,等.沙尘暴季节预测的时空分辨延伸(STDE)模型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
  [2]周家斌,王允宽,杨桂英.北京市旱涝灾害的相空间向量相似预报方法[A].第一届全国城市防洪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
  [3]罗莹.旱涝灾害的门限神经网络预报模型[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1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通过温州南塘河大桥设计和施工的样例,分析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无风撑系杆拱桥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吊杆合理张拉力的确定作一些探讨.
根据小净距隧道在不同围岩类型下中央岩柱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给出了中央岩柱加固处理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中央岩柱在施工中加固处理过程.
针对青藏铁路建设中存在的高寒冻土区路基地下水处理问题,系统地论述了采用保温渗水暗沟处理高寒冻土区深路堑、浅路堑、路堤地基等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路基地下水时的相应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全面减速,也给安徽省化肥工业带来了强烈冲击。2009年是本省化肥行业最为艰难的一年。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化肥工业生产的情况,对化
摘 要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推进土地确权进程中,由于地方政府、村集体及农民自身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差异,及农地复杂的产权状况,引发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由此,应注重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在这项工作中的运用,严格执行土地权证的登记发放程序,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从而确保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如期完成。  关键词 农村
摘 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强水稻的生产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有着重要意义。就我国目前的水稻种植来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大,但产量较低;二是水稻种植总体呈现出机械化水平较低的情况。由此可见,我国水稻的种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要实现水稻种植水平的提升,就需要探讨种植方式以及种植的技术等。为了更加有效地区分水稻种植方式的优劣,分析两种不同的水稻种植方式,通过实验研究法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