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野生株rRNA基因MRSP分析

来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两对特异引物扩增 12株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野生株及相应的 2株参考株的 16S、2 3SrRNA基因 ,用Hinf内切酶对扩增产物作MRSP分析。方法 :应用rRNA基因MRSP分析技术。结果 :不同宿主来源 (钩端螺旋体病人、耕牛 )的同一血清型钩端螺旋体野生株之间具有相同的MRSP型 ,同一血清型钩端螺旋体野生株与相应的参考株的MRSP型也相同 ,故七日热型、澳洲型钩端螺旋体属同一MRSP型。结论 :用此法对钩端螺旋体进行快速鉴定 ,初步分类 ,不失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有效手段 OBJECTIVE: To amplify the 16S and 23SrRNA genes of 12 strains of seven-day-heat-type, Leptospira interrogans and two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strains with two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and amplify the products by MRSP with Hinf endonuclease. Methods: The rRNA gene MRSP analysis technique was used. Results: The same serotypes of serotypes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were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hosts (leptospirosis patients and cattle breeds). The same serotypes of serotypes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same strains of serotypes of Leptospira spp. Therefore, the heat on the 7th, Australian-type Leptospira is the same MRSP type. Conclusion: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of Leptospira can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特益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细菌检查采用平皿法,霉菌、酵母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控制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平皿
2012年6~8月,山东省淄博市局部地区相继出现了2代和3代黏虫高密度发生地块,部分区域达到了暴发程度。重点从气候、虫源和耕作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局部暴发为害的原因,并从耕作
折射窗干燥是一种传导、辐射和薄层干燥相结合的全新干燥技术,可用于替代传统的干燥方法来加工及干燥热敏性强的、不能采用喷雾干燥的浆体物料,在药品、果蔬粉和调味料等食品
根据GenBank中鸭Ⅰ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进行优化后,建立了能够检测鸭Ⅰ型肝炎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敏感性好,检测敏感性达
背景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是导致药物在体内处置和反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细胞色素酶P450家族的CYP3A4 (cytochrome P450 3A4)酶是药物及外源性物质的主要
本文从两家主要移动运营商的企业背景出发,分析了两家运营商的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产品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品牌建设策略等要素,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两家运营商各自的优
1目的 探讨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 (SCA)病人 SCA3基因突变的意义。2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 ,对临床诊断为 SCA的 15个家系的 32例病
本研究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部分再次进行回归分析 ,提取其中与自变量相关的成分 .用所得回归系数与初次回归所得系数相加作为新的回归系数 ,建立改进的回归方程 .将此
应用Q SepharoseFastFlow对Vero细胞基质制备的I型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悬液进行纯化。病毒液经滤过澄清和超滤浓缩 ,获得 85%的病毒感染性滴度回收率 ,而经Q SepharoseF
首次对犬瘟热病毒(CDV)大熊猫(GP)毒株附着或血凝蛋白(H)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进行了比较.我们设计合成了4对引物,对GP株进行了RT-PCR扩增与测序.H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