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及冠心病基础知识、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心理教育、饮食、运动及药物等各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好的了解并且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老年患者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在健康教育中要反复数次,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318-01冠心病与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高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身患数病,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对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往往不全面,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本文对这类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做了归纳:
1健康教育对象及特点
1.1健康教育对象:主要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包括患者的家属以及陪护人员,医务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个体系。
1.2健康教育特点:患者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整体偏低,接受能力差,且记忆力减退,身患数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高,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简单易懂,反复数次,经常测试患者掌握程度。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基础知识教育:低血糖、高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急救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取得患者的配合,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及家属的配合,保证治疗长期严格执行,在针对病因的教育时可加大力度,改变老年患者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
2.2心理教育:放松及音乐疗法: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对已患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患者對临床效果失去信心,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望等心理反应,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接受治疗,自我康复的最佳状态。
2.3饮食治疗教育:
2.3.1控制总热量140卡/kg/天,其中碳水化合物中总热量的55-60%,主食小于500g,若饭后1-2小时想进食水果,主餐应减少。
2.3.2蛋白质占10-15%,以植物蛋白为主,其中豆类含量丰富,以每公斤体重1g蛋白计算,大量蛋白质摄入引起超高滤过,增加蛋白质排出,加重病情,应控制蛋白质摄入。
2.3.3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在300mg以内,脂肪〈总热量20-25%,主张少吃或不吃富含脂肪食物,可常食用不饱和脂肪酸。
2.3.4糖的摄入,限制含糖饮食,粗细搭配,对碳水化合物也限制。
2.3.5盐<5g 低盐清淡,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尤其不可不吃早餐,忌暴饮暴食,主张七分饱,对老年患者要耐心教育,可提供简单饮食计划,示范菜单,争取家属的全力配合,对患者起到协助监督的作用。
2.4运动治疗教育:运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冠脉循环,调整心理状态,减少易患因素,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机体利用糖原的能力。针对老年人一般选择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做操等,运动前应向医生咨询,选择合适方式及运动量,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固定时间,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原则,在胰岛素口服药发挥最大效果时不做运动。在运动时可备几块糖果。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严重并发症时,运动当属禁忌。且乙型在血糖控制好前,不宜参加运动锻炼。
2.5药物治疗教育:按医嘱服药,注意服药时间及不良反应。大多数老年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教会使用方法,反复示教。便秘患者大便前可含硝酸甘油。
3教育效果评价
生化指标达标率:血脂、血压、血糖,比较客观反应教育实际效果。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进行知识问答,或工作中不定时对患者进行询问及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质量相关量表测定。
4小结
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科技发展中有许多落后信息,老年患者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加强护理人员知识的培训及对教育方式研究,加强效果的评价,更好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318-01冠心病与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高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身患数病,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对这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往往不全面,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本文对这类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做了归纳:
1健康教育对象及特点
1.1健康教育对象:主要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包括患者的家属以及陪护人员,医务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个体系。
1.2健康教育特点:患者年龄偏大,知识结构整体偏低,接受能力差,且记忆力减退,身患数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高,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简单易懂,反复数次,经常测试患者掌握程度。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基础知识教育:低血糖、高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急救措施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取得患者的配合,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及家属的配合,保证治疗长期严格执行,在针对病因的教育时可加大力度,改变老年患者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
2.2心理教育:放松及音乐疗法: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对已患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患者對临床效果失去信心,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望等心理反应,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接受治疗,自我康复的最佳状态。
2.3饮食治疗教育:
2.3.1控制总热量140卡/kg/天,其中碳水化合物中总热量的55-60%,主食小于500g,若饭后1-2小时想进食水果,主餐应减少。
2.3.2蛋白质占10-15%,以植物蛋白为主,其中豆类含量丰富,以每公斤体重1g蛋白计算,大量蛋白质摄入引起超高滤过,增加蛋白质排出,加重病情,应控制蛋白质摄入。
2.3.3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在300mg以内,脂肪〈总热量20-25%,主张少吃或不吃富含脂肪食物,可常食用不饱和脂肪酸。
2.3.4糖的摄入,限制含糖饮食,粗细搭配,对碳水化合物也限制。
2.3.5盐<5g 低盐清淡,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尤其不可不吃早餐,忌暴饮暴食,主张七分饱,对老年患者要耐心教育,可提供简单饮食计划,示范菜单,争取家属的全力配合,对患者起到协助监督的作用。
2.4运动治疗教育:运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冠脉循环,调整心理状态,减少易患因素,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机体利用糖原的能力。针对老年人一般选择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做操等,运动前应向医生咨询,选择合适方式及运动量,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固定时间,从小运动量开始,遵循缓慢柔和原则,在胰岛素口服药发挥最大效果时不做运动。在运动时可备几块糖果。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严重并发症时,运动当属禁忌。且乙型在血糖控制好前,不宜参加运动锻炼。
2.5药物治疗教育:按医嘱服药,注意服药时间及不良反应。大多数老年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教会使用方法,反复示教。便秘患者大便前可含硝酸甘油。
3教育效果评价
生化指标达标率:血脂、血压、血糖,比较客观反应教育实际效果。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进行知识问答,或工作中不定时对患者进行询问及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质量相关量表测定。
4小结
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科技发展中有许多落后信息,老年患者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加强护理人员知识的培训及对教育方式研究,加强效果的评价,更好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