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羽毛球运动中非执拍手臂对于击球技术的作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们,正确地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使羽毛球运动能够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成为羽毛球运动面临的新课题。有些人只要谈及正手击球的力量与速度时,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执拍手上。当然,执拍手臂对于提高击球的速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实际上,非执拍手臂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职业选手或高水平运动员都会让非执拍手臂参与到击球动作之中,而业余球手击球动作中非执拍手臂的参与率则要低很多。在羽毛球技术发展如此成熟的今天,想进一步提高挥拍击球的速度,非执拍手臂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 非执拍手臂 击球技术
  查阅众多羽毛球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和学者对于执拍手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对非执拍手臂的研究比较少见和零碎。非执拍手作为人身体四肢中的一肢,在羽毛球运动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对羽毛球技术特点的分析,分析了非执拍手臂的几个主要作用。
  一、技术动作美观的作用,促进身体健康平衡发展,符合体育动作的美学特征
  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界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物质形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对称性结构形式。所谓对称性是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上下为同形同量完全相等称之为对称性形式,适当的平衡的比例,由其产生和谐的形式美感。对称性结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现象,也是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平衡规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对称性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它长期的平衡发展中,人类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称美的心理需求。从彩陶钵的几何纹样整齐排列纹饰中可感知到对称式的韵律美,像故宫和中山陵的建筑造型就是运用了对称性形式的艺术手法使其产生了威严庄重的宏伟气势。坐落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从正门观望其严谨的左右对称式布局尽收眼底。无论是整体或局部都充分体现了对称性形式的造型语言。它恪守古代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上的轴心对称原则。这种审美特征,既是自然界对称性的延伸,也是人类心理、生理的审美需求[1]。
  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大多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只注重了执拍手臂的动作轨迹及发力方式,忽视了非执拍手臂的动作,因此整体的羽毛球技术动作看起来不对称,显得极不协调。非执拍手臂作为人体四肢中的一肢,其对于动作的完整性和协调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找准击球点
  伸展非持拍手臂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寻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实验:一个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发后场高远球,另外十个受试者是从未参加过羽毛球运动。受试者站在单打后发球线和双打后发球线之间接羽毛球。实验证明,伸展非执拍手臂明显要比不伸展能帮助球员更准确地感觉人和球之间的距离。正手击球时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伸展出去的非持拍手臂就像一把尺子,能让人更精确地把握人和球之间的距离。
  三、稳定重心与保持平衡的作用
  羽毛球激烈的比赛往往使身体失去重心,而连续进攻和防守的能力是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要求。因此,对身体的平衡性要求很高。从身体平衡角度来看,包括静态平衡和稳态平衡。在羽毛球运动中,相对人体的位移与在一定时间内人体的体姿不变,平衡表现为一种静态,称为静态平衡;运动员在有对抗或无对抗的条件下,为了达到技术效果或战术目的,根据时空条件变换体姿与体位,把几个技术动作衔接组合并及时调整重心惯性等保持身体平衡,表现为一种动态,称为稳态平衡。动作技术的身体平衡是静态和稳态相互转化的过程,是由平衡到破坏平衡再到平衡,快慢不一的循环过程[2]。
  羽毛球后场击高远球技术中,从准备姿势到到击球,非执拍手的高度需要跟执拍手(加上球拍的长度)的高度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亦即当执拍手往上移动时,非执拍手同时也要往上移动。当执拍手往上移动时,挥动手臂就会有一个角速度,然而在此半身存在一个角动量,此时容易导致左右半身不平衡。根据角动量守恒定理,假设左手臂和右手臂的质量为m(忽略球拍的质量),要使整个系统的合外力矩为零,角动量守恒。即 (其中 为手臂的长度)
  由上式,非执拍手需要随着执拍手的移动而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移动,以使左右两手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动量,实现整个人体的角动量守恒。当到达最高点的时候,此时移动执拍手臂,不需要移动非执拍手臂。我们需要执拍手臂产生的角动量,结合腰腹肌的力量来击打羽毛球,当能量释放出去后,就能平稳的回到地面。
  四、实现运动整体性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的精密性要求人体高度协调,非执拍手在运动中要和执拍手形成一体,共同运动,相互呼应。关于人体运动整体性理论,我国传统武术形意拳理论提出“一枝动,百枝摇,则四梢齐,而内劲无不出矣[3]”。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对身体整体性运动的高度总结和独到的理解,其明确指出人体运动发力时要求身体的每一处都高度统一,协调一致地动作,才能达到“内劲无不出”的境界。在羽毛球运动中,非执拍手臂也必须要和执拍手臂协同一致,达到“一枝动,百枝摇”的要求,全身共同发力,完成击球动作,发出人体的最大力量和能量。
  参考文献:
  [1] 彭鹤年.对称性形式美感的审美解构[J].艺术教育.2006(5):97.
  [2] 李俊卿.对乒乓球不执拍手作用的探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123.
  [3] 宝鼎.形意拳谱[M].太原:山西科技技术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某患儿的死亡原因是否为注射疫苗.方法 对患儿开展个案调查,收集患儿出生病历、住院病历、预防接种以及尸检等资料.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综合分析,提
目的了解2011-2016年昭通市梅毒流行现状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9 684例,年发病率平均每
目的了解张家口某医院梅毒感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开展梅毒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首次来某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梅毒螺旋体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提高篮球运动员防守脚步移动技术进行分析,建议防守脚步移动技术训练结合其它防守训练,并逐步加强训练的强度和训练负荷;结合模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媒介传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首都第二机场廊坊建设区域采用诱蝇笼法进行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2011-2012赛季CBA总冠军北京金隅队在本赛季半决赛中以0-3不敌黑马山东男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金隅男篮在2011-0212和2012-2013决赛阶段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金隅男篮在得分、篮板球、助攻、抢断、盖帽、失误、犯规与对手的差距,进而分析其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发、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巴塞罗那队在2010-2011欧冠联赛中顺利夺冠的所有进球特征进行研究。在2010-2011欧冠联赛的比赛中场均进球射门20.5次,场均进球2.3个,说明巴塞罗那队依靠本队强大中场获得了较多的射门机会和较高的命中率。从进球总体时间分布特征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暗娼人群HIV感染危险因素,预测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暗娼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通过对菏泽市一例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监测、诊断进行分析,探讨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诊断标准及减少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发生的策略.方法 根据病例的急性驰缓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1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篮球社团活动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作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理论知识,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篮球社团 中学生 综合素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