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洛伦兹力分量式巧解2018年全国卷压轴题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和Ⅱ卷的第25题均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为命题背景,加入了繁杂的数学计算的考查.运用“洛伦兹力分量式”的方法进行巧解,规避了复杂的数学计算,可供广大教师和同学参考.
  关键词:压轴题;洛伦兹力分量式;带电粒子运动
  作者简介:崔琰(1982-),男,天津人,博士研究生,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马朝华(1969-),女,北京人,中学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和Ⅱ卷的第25题,即物理压轴题,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为命题背景,加入了繁杂的数学计算考查.这两道题的难点在于带电粒子在交替存在的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情景,非常难以理解,且常规解法还需要用到平面几何等数学知识,非常繁琐.本文运用“洛伦兹力分量式”的方法对此题进行巧解,规避了复杂的数学计算.
  1洛伦兹力分量式方法
  电荷量为q某一带电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则该带点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大小f = qvB,方向垂直于B 和v.带电粒子在此运动过程中,在y方向上的分速度vy 产生沿x方向的洛伦兹力fx;在x方向上的分速度vx产生沿y方向的洛伦兹力fy,如图1所示.
  由此可以得到,洛伦兹力x方向上的分量式[1]为fx=qvyB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x=max=mdvxdt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以得到qBvydt = mdvx ③
  对③式两侧同时积分可得qBy=m·Δvx
  同理,可得 qBx=m·Δvy
  由此可以得出,某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其x方向的位移与y方向的速度变化量Δvy成正比;同理,其y方向的位移与x方向的速度变化量Δvx成正比.
  【题目1】(2018全国Ⅰ卷)25.如图2,在y > 0的区域存在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y < 0的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氕核11H和一个氘核21H先后从y轴上y=h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已知11H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并从坐标原点O处第一次射出磁场.11H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重力.求
  (1)略.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21H第一次离开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
  解:(1)过程略.得x=233h④
  (2)11H在电场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y=2ah=2qEhm⑤
  利用洛伦兹力分量式有:qBx=m·2vy⑥
  联立④、⑤两式可得
  B=m·2vyqx=mq·2qEhm·23h3=6mEqh
  (3)21H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1=qE2m=12a⑦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1H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vy1=2a1h=22vy⑧
  利用洛伦兹力分量式有:qBx1=2m·2vy1⑨
  联立⑦、⑧、⑨式,并与⑥式比较,可得
  x1=2m·2vy1qB=2m·2vyqB=2x
  所以21H第一次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为Δx=x1-x=(2-1)233h.
  【题目2】(2018全国Ⅱ卷)25.一足够长的条状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在xOy平面内的截面如图3所示:中间是磁场区域,其边界与y轴垂直,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磁场的上、下两侧为电场区域,宽度均为l′,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E,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M、N为条状区域边界上的两点,它们的连线与y轴平行.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M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以从M点入射的速度从N点沿y轴正方向射出.不计重力.
  (1)略
  (2)求该粒子从M点入射时速度的大小;
  解:(1)略.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知,粒子到达电场与磁场交界处时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为:
  vx=qEm·l′v0⑩
  利用洛伦兹力分量式有
  qBl=m·2vxB11
  联立⑩、B11两式有:qBl=m·2qEm·l′v0,
  求解可得:v0=2El′Bl.
  这两道考题中,带电粒子首先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之后又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这对于平面几何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如果采用常规解法的话,数学推导过程相当复杂,学生在考场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正确推导出结果.若采用上述洛伦兹力分量式的推论, 便可以规避复杂的数学运算过程,简单方便地给出正确的解答.
  该解题思路与2008年江苏高考物理压轴题和第17届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5题的解题技巧非常相似.竞赛试题慢慢渗透到高考试题中,这与高考试题的深化改革目标是相一致的.同时,在高考中,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也在不断加强,其中,物理学科对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加强.对于可以减轻计算量、增大思考量和思维深度的题目,广大教师应加大研究力度[2],不斷推陈出新,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找出更加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经常回顾历年高考试题以及竞赛中的中低档题目,可以对解题能力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国良.运用洛伦兹力分量式的推论巧解物理难题[J]. 物理教师,2010 (6):63.
  [2] 崔琰,任艺,李筱娜. 2015年北京高考物理压轴题的评析与思考[J]. 物理教学,2015(10):72-73.
  [3] 崔琰,马朝华. 2015 年天津高考物理压轴题第2问的巧解[J].物理教学探讨, 2015, 33(12): 41-42.
其他文献
摘要天津市南开中学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始终坚持南开公能精神的信仰和品格追求,探求学校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以爱国为底色,传承公能精神,从教育救国到育人兴国;以老校友为人生楷模,在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南开精神的内涵,形成弘扬南开公能精神的独特育人环境;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新时代的价值追求,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南开公能素质教育新框架和“南开公
摘要:基于生活的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已打破以往的教学观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苏教版中“浮力”单元复习课总结教学的方法,就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方法展开探讨,旨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生活  作者简介:金科惠(1988-),男,江苏常熟,本科,中教二级 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1基于生活下
摘要“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石室精神是文翁石室绵延千年的原因所在。文翁石室以“爱国利民”为立校之本,通过成人仪式、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社会志愿活动、红色之旅等塑造学生的精神底色;以文化传承为发展之根,通过凝练校训、梳理办学传统、开展特色学校活动,实现千年文脉传承;以因时应事为创新之魂,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引领学校教育创新。  关键词千年学府;文翁石室;石室精神;爱国利民;因
物理实验由于知识点具有交叉领域,实验资源又与多学科发生联系,可以渗透STEM教育理念,进行实验教学. 《超重》教学案例,以“实验”为手段,以“STEM教育”为理念,以“物理实验
摘 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感知语言,达到了一定的文字输入和输出量,通过大量语言实践、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语感阅读法”课题操作性强、实践效果好,符合现行中学英语教学需要。  关键词:语感阅读 阅读能力 发展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语言学习只有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导致习得的发生。读和听是最
前不久参加了2016年10月江苏省初中物理优秀课评比暨观摩活动,感悟颇多.通过自己不断地教学尝试以及与专家和各选手的探讨交流,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教学
对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中几道典型题目进行了归类精析研究,发现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表现出注重运动过程探究,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命题立意,在
摘要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上海市实验小学将办學实践与学校文化凝聚同步,以文化立意引领改革实践,学校文化发展起点高、成长稳、承继紧。学校以“学校,儿童幸福的起点”为文化之“魂”,以“师爱为先,呈现教育的大爱”为文化之“源”,以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为文化之“气”,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质;以教学研究改革和教师队伍的持续成长奠定根基,实现文化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连接,保障学校百余年来的持
摘要:一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大致包括七个要素,“实验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本文拟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阐述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设计能力;思维程序;注意问题  作者简介:薛福成(1966-),男,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教学.所谓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有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探
摘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那么,师生怎样才能互动呢?如果教师在课上还是“师道尊严”,学生就会因为害怕而很难学到东西,但教师如果注重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英语教学质量就定能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营造 气氛 提高 质量    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提高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又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