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gen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Trigen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4月分别采用DHS和Trigen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获随访,时间20 ~90个月,平均45.6个月.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4 ~56岁,平均40.2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2例,高处坠落伤9例.合并颅脑外伤2例,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同侧胫腓骨骨折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Ⅲ型12例,Ⅳ型18例,Ⅴ型11例;股骨颈骨折按照骨折部位分型:基底型24例,经颈型13例,头下型4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DHS组(20例)、Trigen髓内钉组(21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术中出血量[(370.7±73.4) ml]、术后负重时间[(20.4±3.1)d]与Trigen髓内钉组[(173.0±55.8)ml、(14.9±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rigen髓内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比较适合的内固定物,当应用Trigen髓内钉出现困难时,可考虑选择DHS进行内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Ⅲ期胸腺瘤的生存和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65-2010年间本院首次治疗的111例MasaokaⅢ期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术±放疗68例,姑息术±放疗23例,活检术±放疗20例.单纯手术24例,术后放疗87例中12例术前放疗.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随访率为92.5%,随访时间满5年者60例.根治术比姑息术和活检术的5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率(DFS)、
肿瘤干细胞可能是肿瘤的“起始细胞”和治疗失败的根源[1].但是,肿瘤干细胞和非干细胞放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仍不十分清楚.为此以CD133为标志物,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133阳性与阴性细胞,观察两者之间放射敏感性差异。
期刊
目的 分析同期放化疗在我国非手术治疗食管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有关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荟萃分析方法评价国内食管鳞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或病例对照研究39项共4161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OR=2.588,P=0.000)和1、3、5年生
目的 研究RNA干扰抑制UHRF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系(TE-1)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慢病毒感染方法将UHRF1基因的短发夹状RNA (shRNA)转入TE-1细胞,并分为未转染组、转染NC-shRNA组、转染UHRF1-shRNA组,前二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和蛋白印记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UHR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成克隆法、流式细胞术及蛋白印记法检测转染UHRF1-shR
目的 探讨老年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放疗的重要性.方法 2003-2010年间201例NSCLC化疗同期三维放疗疗效患者入组,其中老年(≥65岁)和<65岁患者分别为67例和134例.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7.8%.≥65岁和< 65岁患者完成4~5周期化疗分别占30%和55%,放疗剂量≥63 Gy分别占42%和49%.≥65岁和
骨转移性肿瘤常引起疼痛症状,甚至发生转移性脊髓压迫(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放疗能较快缓解疼痛和较好维持骨解剖结构稳定,因而成为骨转移性肿瘤局部姑息性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方式.目前,骨转移性肿瘤姑息性放疗的剂量分割模式尚未统一,故就近年来的研究做综述。
期刊
10月4日《自然》杂志刊登了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联合体的文章,内容为82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一项多层面分析,包括外显子组测序、版本数变化分析、DNA甲基化分析、信使RNA阵列分析、微RNA测序及蛋白质组分析,最终将这些分析结果综合起来,以了解乳腺癌的异质性。
期刊
同期放化疗是目前部分腹盆腔肿瘤的标准治疗,比如大肿块宫颈癌[1]、Ⅱ期和Ⅲ期直肠癌[2]、肛管癌[3-4]、局部晚期胃癌[5-6].但是,在增加疗效的同时急性血液毒性(hematologic toxicity,HT)也显著增加[7-9],并进而增加了感染、输血、使用集落刺激因子机会和延长住院时间.更主要的是,严重的骨髓(bone marrow,BM)抑制还会延迟或中断化疗和放疗的实施[7-9],有
期刊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5个脑转移瘤的优势.方法 选择30例已完成IMRT的非小细胞肺癌1~5个脑转移病例,设计全脑放疗(WBRT)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WBRT加立体定向放疗(S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3种技术之间的优势并Wilcoxon非参数检验.结果 全组患者IMRT计划靶体积(PTV)肩部的D99%明显高于WBRT+3DCRT和WBRT+ SR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缩小临床靶区调强放疗(IMRT)的长期疗效,为小靶区IMRT技术在NPC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03-2007年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413例,中位年龄45岁,男311例、女102例.按第6版AJCC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66例、Ⅲ期235例、Ⅳa期78例、Ⅳb期31例.336例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结果 随访率100%,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区域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