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遵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完美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优势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构建一个高效课堂。
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一)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保持集中力的长时间集中,生性较为活泼好动,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较多的理论知识。在过去,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无法构建出一個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加入多样化的游戏。例如,在教学键盘输入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如“输入小将军”,学生需要按照游戏规则输入一系列的汉字,使其能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
如今我国正在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过去,教师通常都是采用模仿教学法,即学生需要模仿教师的示范,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此时,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大胆创造。例如,在教学画图工具方面,学生可以随意使用画图工具,研究这些工具的用法和作用,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制出各式各样的图画。在学生创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自己创造的作品,给予学生一定的灵感。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具象思维,学习也主要以感性为主。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喜欢接触一些形象化的内容和事物。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游戏可以将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学生斯文鞥里的稳步提高。
二、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借助游戏激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而其想象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如果学生能对信息技术足够感兴趣,那么就会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技术上,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也就无法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想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加入各式各样的游戏,借助游戏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中。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打字教学是较为枯燥和乏味的,但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如果教师采用反复单纯练习的方式,那么将会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磨殆尽。此时,教师就可以加入一些“金山打字通”“疯狂赛车”等游戏。在“疯狂赛车”的游戏中,学生需要打对游戏中显示的字母,如果打对了,那么小车将会向向前行驶,如果打错了,那么小车江湖减速,如果学生连续打错十个字以上,那么游戏结束。在规定的时间内,小汽车行走时间最长的学生即可获得教师提供的小奖励一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打字能力,还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借助游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信息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内容,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游戏,使其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有趣的动画,帮助学生了解教训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教学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好课后任务,使其能借助游戏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电脑操作系统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玩“五子棋”等益智游戏,使其能逐渐熟悉如何使用电脑。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实现较好的娱乐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借助游戏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和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既可以采用合作游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竞争游戏的方式,切实增加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遵从“组间相同、组内存异”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在进行打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合理分组后,就需要为各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顺利完成各自的打字任务。在此过程中,小组间需要展开对抗,教师要选出其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借助这样的游戏方式,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等,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借助游戏开展课后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教师为其布置的作业,学生通常都是敷衍了事,未能将课后作业的价值和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加入多样化的游戏,促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教学有关课表制作的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学会利用计算机完成课表的制作。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微信群、QQ群,为学生布置作业,开启小组竞赛模式。各小组需要在完成作业的制作后,将其上传到微信群、QQ群中,由教师进行点评。其他学生也可下载下来分析和研究,对比与自己设计的课表存在哪些不同之处,拥有哪些优势和缺点。之后,教师需要在完成评比后,选出最佳作品。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借助游戏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稳步提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崔小龙.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7):92.
[2]张学军.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66.
[3]张小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38.
作者简介:
罗孝均,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立人小学校。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优势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构建一个高效课堂。
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一)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保持集中力的长时间集中,生性较为活泼好动,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较多的理论知识。在过去,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无法构建出一個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加入多样化的游戏。例如,在教学键盘输入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如“输入小将军”,学生需要按照游戏规则输入一系列的汉字,使其能在游戏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
如今我国正在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过去,教师通常都是采用模仿教学法,即学生需要模仿教师的示范,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此时,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大胆创造。例如,在教学画图工具方面,学生可以随意使用画图工具,研究这些工具的用法和作用,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制出各式各样的图画。在学生创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自己创造的作品,给予学生一定的灵感。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具象思维,学习也主要以感性为主。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喜欢接触一些形象化的内容和事物。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游戏可以将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学生斯文鞥里的稳步提高。
二、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借助游戏激活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而其想象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如果学生能对信息技术足够感兴趣,那么就会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技术上,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也就无法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要想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加入各式各样的游戏,借助游戏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更好地融入课堂中。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打字教学是较为枯燥和乏味的,但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如果教师采用反复单纯练习的方式,那么将会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磨殆尽。此时,教师就可以加入一些“金山打字通”“疯狂赛车”等游戏。在“疯狂赛车”的游戏中,学生需要打对游戏中显示的字母,如果打对了,那么小车将会向向前行驶,如果打错了,那么小车江湖减速,如果学生连续打错十个字以上,那么游戏结束。在规定的时间内,小汽车行走时间最长的学生即可获得教师提供的小奖励一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打字能力,还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借助游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信息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内容,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游戏,使其能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有趣的动画,帮助学生了解教训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教学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好课后任务,使其能借助游戏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电脑操作系统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玩“五子棋”等益智游戏,使其能逐渐熟悉如何使用电脑。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实现较好的娱乐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借助游戏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和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既可以采用合作游戏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竞争游戏的方式,切实增加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遵从“组间相同、组内存异”的原则,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在进行打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合理分组后,就需要为各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顺利完成各自的打字任务。在此过程中,小组间需要展开对抗,教师要选出其中表现最佳的前三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借助这样的游戏方式,即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能力等,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借助游戏开展课后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教师为其布置的作业,学生通常都是敷衍了事,未能将课后作业的价值和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加入多样化的游戏,促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教学有关课表制作的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学会利用计算机完成课表的制作。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微信群、QQ群,为学生布置作业,开启小组竞赛模式。各小组需要在完成作业的制作后,将其上传到微信群、QQ群中,由教师进行点评。其他学生也可下载下来分析和研究,对比与自己设计的课表存在哪些不同之处,拥有哪些优势和缺点。之后,教师需要在完成评比后,选出最佳作品。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能借助游戏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稳步提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崔小龙.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7):92.
[2]张学军.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66.
[3]张小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38.
作者简介:
罗孝均,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立人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