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的表面通透性参数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早期应用中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的表面通透性参数(P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及化疗早期(第1个化疗周期)的变化,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80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一线药物进行标准化治疗,分别于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后对原发肿瘤进行CT-p检查.在化疗4个周期后对肿瘤进行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并按评价的结果将患者按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各组化疗前与化疗1个周期后PS变化.结果 80例患者中,74例可评价疗效,经过4个周期化疗后患者缓解率为32.4%(24/74),稳定率为78.4%(58/74).CR+ PR组(24例)和SD组(34例)患者化疗1个周期后PS较化疗前明显降低(12.38±1.86比18.13±2.45,13.24±1.97比17.9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16例)患者化疗1个周期后PS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早期PS能有效反映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肿瘤血管灌注情况的变化.在化疗早期可根据PS的变化来预判患者化疗的预后情况,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混合痔应用内扎外剥缝合加环切横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诊治的106例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CD1分子是不同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的第三类抗原递呈分子,主要在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表达,它在脂质和糖脂抗原的递呈中起重要作用[1].CD1分子的抗原结合沟含有3个特异性片段[2],并可区分T细胞和NKT细胞群[2-3].因此,CD1分子通过递呈自身和外来抗原来调节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反应之间的平衡.以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基础,CD1蛋白被分为三组:第一
期刊
@@
目的:比较培训组和对照组神经内科医生抗凝相关知识及抗凝治疗比例的变化.方法:将扬州市10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培训组给予抗凝知识培训半年,对照组
化疗是现阶段肿瘤治疗较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75%以上的化疗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CINV[1].长时间的CINV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剧烈的CINV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可能因消化道黏膜损伤而发生出血、感染甚至死亡.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导致患者不能坚持完成化疗周期的原因往往不是骨髓抑制等较为严重的化疗不良
期刊
@@
目的: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并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们医院眼科科室(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间)收诊的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70例,随机归
腹茧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腹膜疾病,其特征为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致密灰白色、形似蚕茧、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多造成梗阻性病变,因膜形似蚕茧,故得此名[1],目前将发病原因不明、无手术史及腹膜透析史且无特定药物治疗史者定义为原发性腹茧症[2].现结合我科收治的2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讨论。
期刊
@@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n=50)予以缩宫素进行产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种与常见脑白质病不同的,以头痛、癫痫、视觉异常、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症状和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临床相对少见,临床医生认识不足,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RPLS患者做相关报道并总结如下。
期刊
@@
临床显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10%,常常久治不愈并容易复发.本人总结2000年-2016年亲手治疗过的消化性溃疡病人546例,对其中62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经过体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来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93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