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率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在小学阶段,把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做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小学生对自然科学接受程度的根本宗旨,以改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基本任务,使小学生在自身上挖掘对自然科学热爱的细胞,用学到的学习资源进行其他探究性研究。文章将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对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率入手,设计新的科学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科学这一学科的难度,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态度来研究自然科学。
  一、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我国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倡导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相结合。如今在自然科学的教育中,呼声不断的要数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加大力度,侧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整个教学中要让小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考的意识。尤其是小学自然科学课,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课程。举个例子来说,如三年级下册中讲到水的状态时,就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进行讲述,分组进行收集材料后,大家进行交流,交流中就会有人问这几个问题:1、水有哪些形态啊?2、为什么说冰雪也是水,水不是流动的吗?3、水蒸气是气体,它怎么也是水呢?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后,解决问题,则可以让同学们在边学提问,边解答中训练思维能力。就可以达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
  二、注重观察法
  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上,观察实验的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在近年来的教学模式中它已融入到自然课的进程中,是自然科学课里教学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最主要框架。在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法时,教师的作用很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科学学科里的小事物进行大胆的猜想,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多层次的概论。例如:众所周知,蚂蚁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身体却能承载比它大很多的东西。在仔细观察蚂蚁时,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这么小的动物在科学里进行研究,能研究出什么呀?可是结果往往就是这样,不是你得不到你想要结果,只是下的功夫不到位。蚂蚁虽小,但团结起来力量却很大。针对观察蚂蚁特征,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捕捉蚂蚁,利用教学工具对其进行研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相信小学生不管对待什么,都会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寻求结果要不断的进行视觉观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评判。
  学生若想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它有所理解,首先必须得注意到此事物,经过细心的观察,当然观察不单单是观看他的外表,还要突出本质。以表及里,以外透内。观察事物不能盲目,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经过仔细,深入的探究,对事物的一些特征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探究提供了方便,也不至于因自然科学这门学科较难的学习而丧失对其研究的兴趣。小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需要的鼓励与亲和力。为了小学生的成才成长,必须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使他们在探索科学的海洋里得到快乐。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在每个小细节上逐变的,教学过程亦是如此,它的每个细节,都是整个教学程序的反射,在自然科学的教学布置上,应积极利用课本资源,教材里的每个细节都是透明的。因此必须注重观察法的应用。
  三、注重学科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是对于科学进行初步认识和发掘他们的探索、思维能力的一门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多探索教学模式,只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科学知识,从而改变以往学生将科学课看作副科的习惯。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自然科学的特点,教师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需要挖掘教材,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进行课堂教学。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简单地说,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观。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还是用三年级下册《自然与科学》中的《水的状态》这一节内容的讲授过程大致可以如下进行。这一节内容需要讲授六个课时,分别进行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首先,预习课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将书本中的内容熟悉,并且学生可以针对好奇之处进行提问,并做好标记,将大致内容熟悉后,并且讨论书中的好奇之处,课下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合。第二课时,教师进行分组后进行讨论,讨论后需要将基本问题,学生进行初次汇报,在汇报中同学需要提供可靠的资料进行讲解,其他同学需要认真听,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最终会剩余比较核心的,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第三课时,需要通过现实的实验和资料分析进行解决难题。第四课时,同学们通过上一课时的实验和分析后对成果和感受进行汇报。第五课时,则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原理的讲解,并用习题进行检验。第六课时,进行测验,分析学生在学生中还存在那些疑惑,并分析和解决。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分析,教学双方都在积极参与,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位置,而教师则在教学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从而改变了教学模式古板、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对于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吸引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
  【作者单位: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 浙江】
其他文献
要教好孩子们跳舞其实并不难,关键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创编适合孩子们跳的体育舞蹈,其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授方法的多样化。    一、创编适合孩子们跳的体育舞蹈    1、依据——幼儿舞蹈教学理论  幼儿舞蹈理论是舞蹈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理论也可分两大类;一是幼儿舞蹈基础理论,包括舞蹈哲学、舞蹈社会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等内容;二是幼儿舞蹈应用理论,包括舞蹈编导学、舞蹈表演学、舞蹈教育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噪音的不断降低,飞机机体噪声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飞机进场着陆时,增升装置和起落架等已经成为重要的噪声源。长期以来,在飞机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外在飞机机体气动噪声危害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气动噪声的方法日趋成熟,数值计算飞机机体气动噪声的方法正在成为计算飞机机体气动噪音的重要工具[1]。同时,由于计算飞机机体气动噪声的技术不断发展,飞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的教育技术日益先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与科技的结合。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的新兴教育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作轨迹常不重合。通过刀具补偿功能指令,数控铣床系统可以根据输入补偿量或者实际的刀具尺寸,使数控铣床自动加工出符合程序要求的零件。刀具半径补偿即根据按
<正> 一白朗起义是一次农民起义白朗起义军的主要成份是农民。其所以会越“剿”越多者,实由农民群众积极参加之故。在英山,“内匪蜂起,僭与勾通”;在鄂豫皖交界,“沿途人民附从者二千余人”,“鄂属之罗田、麻城、黄安一带,各地痞徒闻风响应”。“白狼在天水时,附近之哥老会匪及无赖游民,均以白狼之来袭,视为奇货,投入狼军者颇多”。“贩夫竖卒尽为匪人耳目”。“穷苦之家,甘为窝主,乞丐游民,愿作彼探”。可见参加者多为破产农民。农民之外,士兵加入者亦复不少,南阳镇守使郭文魁所辖士兵“投归白狼者甚多”,“季雨霖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床教师组四轴加工图纸中的加工难点的解析,利用宏程序对本体的圆柱面的圆弧槽和基座的底座圆弧槽进行编程加工,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关键词:宏程序;编程;加工;圆弧槽  前言  1.圆弧槽加工工艺分析  竞赛过程中提供的毛坯跟本体的外形形状基本相符,所以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铣销的余量较小,不用过多的粗加工,且基本体中间的孔是已钻好的,只需进行精加工就可以。但其
通过宏观检查、理化检验、装配螺栓拧紧力矩的计算及调查,确定了某型发动机凸轮轴齿轮拧紧螺栓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螺栓装配时拧紧力矩过大,远远超过螺栓最大许用拧紧力矩,使螺
<正> 《诗经研究史概要》,河北师院夏传才同志著,中州书画社出版,全书约二十二万字。本书把《诗经》研究史分为先秦、汉学(汉至唐)、宋学(宋至明)、新汉学(清代)、“五四”及以后等五个时期,从介绍《诗经》的基本概念及《诗经》研究的基本知识入手,对各个时期《诗经》研究的各家各派及其代表作,有重点地予以评述,见解新颖,论据翔实,是目前《诗经》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新成果。《诗经研究史概要》,首先是作者熟读经史,博览群书的结果。从本书的引证资料看,引而无目的书且不说,引而有目的书,估计约六
本钢冷轧厂罩式退火炉在退火过程中经常发生紧急吹扫故障,造成长时间的冷却延时和大量的成本浪费。通过研究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处理方法,从而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幼儿园指导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成就感。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引导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多媒体课件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能刺激、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一、多媒体课件优化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环境  1、活跃美术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兴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