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2004~2005年度科研成果简表

来源 :三代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金鹏《偃师商城遗址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三代考古(一)》(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5期《偃师商城近年考古新进展》,《中国文物报》2004年10月1日第7版《偃师商城近年考古工作要览——纪念偃师商城发现20周年》,《考古》2004年12期《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殷墟宫殿区建筑布局和性质简论》,《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4日《郑亳说立论前提辨析》,《考古》2005年4期《盘龙城商代宫殿基址讨论》,《考古学报》2005年2期《偃师二里头遗址四号宫殿基址研究》,《文物》2005年6期 Du Jinpeng “Yanshi Mall Ruins Research” (ed.), Science Press, 2004 “three generations of archeology (a)” (editor), Science Press, 2004 “ Cultural relics ”2004 5“ Yanshi Mall recent archaeological progress ”,“ China Heritage Newspaper ”October 1, 2004 the seventh edition of“ Yanshi Mall Archeology work in recent years - to commemo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Yanshi Mall ” “Archeology” 2004-12 “Yanshi Erlitou Site Research” (ed.), Science Press, 2005 “Yin Ruins palace area construction layout and nature of a brief”, “Chinese cultural relics” March 4, 2005 “Zheng Bo said that the premises of the premise of discrimination ”,“ Archeology ”2005 the 4“ Panlong City Shangdian palace site discussion ”,“ archeology ”2005 the 2“ Yanshi Erlitou site on the 4th palace base ”,“ artifacts ”2005 the sixth period
其他文献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玉璧几乎贯穿中国古代制玉史的始终,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常见、流传甚广的玉器类型之一,同时,玉璧也见证了我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演进历程
我国古建筑历经千年沧桑,具有极高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产,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但是我国的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它除了易燃外,还有一个致命的
史前制陶术与冶铸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是我国考古界业已证实的历史事实,有力地说明了中国青铜文化不是域外传来的,而是在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情况下,员工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呈多样化态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内容、方式也日益发生着变化。要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五方唐代骞氏墓志,分别是《骞思泰墓志》(以下简称《泰志》)、《骞思想墓志》(以下简称《愆志》)、《骞思玄墓志》(以下简称《玄志》)、《骞绍业墓志》(以
这篇文章是何天行先生于1965年前写的关于良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的论著,也是介绍良渚文化最早的一部文献,在良渚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开拓之功,在中国文化研究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十世七十年代初,绍兴县福全镇梅里村农民在容山杨峰南坡建造洪溪水库时,于一座砖室墓内发现一盒墓志铭,系太湖石质,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1厘米,通厚21厘米,分志盖的志文两方,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锻炼,在锻炼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成长需要有勇气去实践……”这是辅导员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为了锻炼自己,我参加了学校“手拉手地球村”的环保工作,并
邯郸大名县有一条卫河。当年曾是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主航道。卫河东岸有一个小村庄,这里原来是卫河的一个渡口,后聚集为村落,因处于河滩上而得名小滩。清朝同治年间,礼部侍
本文着重对长沙市博物馆藏的十余件近代醴陵瓷精品进行介绍,展示醴陵窑在清末民初时期烧制的盛况及工艺水平。醴陵窑的成功崛起在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