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腹部增强CT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V(ASIR-V)对腹部增强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临床适用的前置ASIR-V比例。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2月13日至4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A~F组),每组30例。A~F组分别设置0~50%前置ASIR-V(间隔10%)进行扫描,余参数各组一致(120 kVp、自动管电流、噪声指数10)。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质量和诊断信心度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图像噪声、平扫CT值和增强对比噪声比(CNR)。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

结果

容积CT剂量指数随前置ASIR-V比例增高逐渐减低,各组间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7.598,P<0.05);B~F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较A组降低10.8%、21.7%、31.2%、44.9%、61.9%。E组平扫、动静脉期图像主观评分均最高(Z=18.675、27.548、19.761,均P<0.01),各期图像诊断信心度优于其他各组(Z=21.387、17.693、22.459,均P<0.01)。各组图像噪声、肝脏、胰腺和肌肉平扫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68、0.337、0.592、0.284,均P>0.05)。各组门脉期图像肝脏和门脉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0、4.681,均P<0.05)。

结论

前置ASIR-V可降低辐射剂量并部分优化腹部CT图像质量,40%前置ASIR-V图像质量最优并可降低约44.9%的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那天,和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聊天.他说,最近一直很烦恼,总觉得自己做的没有别人好.我开玩笑似的说,那是你欲望太大了.如果像我一样,就不会眉头紧锁了.他一脸无奈地说,我也想像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国内外学者正在积极探索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白内障的基因治疗已经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而LEC的增殖分化是白内障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许多研究结果表明,c-myc基因是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1-2].抑制c-myc基
前不久,由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组织执行、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显示,有75.23%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人到老年,正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时候,但是有不少老年人却被这样那样的疾病缠身,不能安享晚年.总结起来,老年人多发的疾病有五大类,我们不妨去了解一下,让身边的老人及早
目的探讨间变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在肺肉瘤样癌(LSC)中的表达情况及ALK抑制剂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和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就诊的8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LSC标本进行ALK融合基因检测。全组患者均采用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或靶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术后辅助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为主。复发或转移患者中,ALK融合基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最爱“纠缠”老年人的心脏疾患之一,而且老年性冠心病隐匿性很强,发病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误诊,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
应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研制成功电网拓扑图形与后台数据库相结合的继电保护开关状态仿真系统。系统由图形界面、参数和定值管理、短路电流计算、开关状态仿真等几部分组成。
卒中俗称“脑中风”,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智力障碍等为主要特征,往往发病迅速,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每6秒就有1人发生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人体发动机的作用,推动人体血管里血液的流动,并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旦心脏出现问题而消极怠工,那人体的健康就会出现大问
eSame游戏使用DM500机器的用户都知道,可以在机器上玩不少的游戏,在DM800机器中也可以安装一些插件,玩Battleship、 Connect Four、DreamBoy、eSame、Sudoku、Tetris、Tuxfro